第(1/3)页 沈清猗继续往下看。 【一、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讲好华夏故事”,对弘扬主旋律、展现历史的文艺作品扶持力度显著增强。】 看到这句话,沈清猗脑袋上冒出了问号。 主旋律跟做动漫有什么关系? 沈清猗继续往下看。 后面陆燃还分析了社会效益和品牌价值。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呈现方式肯定不光是一个动漫。 等动漫火起来后还有一系列周边产品,这就是经济效益。 一直看到最后,沈清猗都没搞明白一件事。 “这不是动画片吗?怎么感觉好像要拍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一样。” 然后她打开了第二个文件。 这个文件是故事脚本,以及陆燃画的几幅图。 沈清猗看到主角是一只萌萌哒的兔子后眼睛就一亮。 她还挺喜欢这种可爱的小动物。 就是这个小动物身上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头上还戴着一个帽子,帽子上面也有一个五角星。 作为一名华夏人,沈清猗很清楚这个五角星代表着什么。 她的心里冒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 不会吧不会吧? 这难道是主旋律动漫? 说实话,市场上并不是没有主旋律动漫,但质量参差不齐。 这类动漫都有一个共同点,属于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而不是动画公司面向市场主动做的。 这种动漫的质量就跟闹着玩一样,感觉在骗经费。 赚钱是别想了。 将角色的初稿图看完,沈清猗打开了故事脚本。 她经常看电影剧本,动画的脚本阅读起来也没啥难度。 刚开始,沈清猗的表情还挺淡定,偶尔还会端起桌上的水杯喝口水。 看着看着,水也不喝了,眼眶也红了。 脚本并不长,很快就看完。 这个动漫跟她喜欢看的那些动漫完全不一样。 明明讲述的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明明文件里的只是文字,连画面都没有。 但当文字出现的时候,脑海中很快就有了画面,心里生出了感动。 这是镌刻在每个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 沈清猗注意到脚本的最后,陆燃还补充了一句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