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见他微微低下头,眼睛紧紧盯着手柄,神情专注而又认真。 他双手握住手柄,轻轻一转,手柄便在手中灵活地转动起来,带动着钻床的部件微微颤动,发出“咔咔咔”的金属撞击声。 这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着,如同沉闷的战鼓,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嗖”的一声冲向天空,叫声在车间上空盘旋了几圈后,渐渐远去。 老钳工王德福此时正蹲在地上,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膝盖上摊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机床操作规程》,纸张因为长时间的翻阅而微微卷曲,书页的边缘还有一些磨损。 他眯着眼,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眼神却格外锐利,不放过李辉动作的任何一个细节。 他凑近观察着,身体随着李辉的每一个动作轻轻晃动着,仿佛他也置身于那高速运转的钻床之中。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工作服上比划着,像是在心中模拟着刚刚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抬起头,脸上的皱纹因为思考而皱得更深了,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沙哑: “李工,这摇臂升降的卡槽...比我们用的老式扳手省力三成不止吧?” “关键是找支点。” 李辉听到王德福的提问,没有回头,只是简单地说完这句话后,突然松开手柄。 那手柄在他的手中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自由地落了下去。 摇臂也跟着缓缓下垂,金属部件与导轨之间摩擦发出悠长的叹息,仿佛是这台古老钻床的轻轻地哀鸣。 李辉指着摇臂上的注油孔,目光中带着一丝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 “看见这排黄油嘴了吗?每班加注二两锂基脂,就能减少三分之一的磨损。” 说着,他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把螺丝刀,动作娴熟而又稳重地将螺丝刀对准注油孔,轻轻一转,螺丝刀便深入了进去。 随着螺丝刀的转动,暗红色的油脂缓缓渗出,那油脂像是时间的沉淀,缓缓地流出来,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 这时,技术员林宇抱着新领的搪瓷缸正匆匆赶来。 他的脚步略显急促,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在这清晨的冷空气中凝结成一粒粒小水珠。 搪瓷缸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缸底压着的牛皮纸包散发着油墨香,那香味在车间里弥漫开来,给这金属的世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气息。 “李工!这是您要的《液压系统快速排故指南》!” 林宇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李辉,像是等待着老师的表扬。 李辉微微转过头,目光落在林宇身上,看到他裤脚上沾着的车床切削液,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小林啊,搞技术的人可不能光盯着图纸。” 说着,他便转身从工作台抽屉里掏出一个铁皮盒。 那铁皮盒在灯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仿佛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二十八种不同规格的垫片。 那些垫片薄如蝉翼,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芒,仿佛是一排排等待出征的士兵。 李辉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自豪,轻轻敲打着铁皮盒,说道: “这才是咱们机械人的听诊器。” 随着晨光渐亮,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车间,二十台机床次第亮起指示灯。 李辉穿着他那一身略显油腻的工作服,在设备间穿梭着,眼神专注而又坚定,如同医生查房般逐个“诊断”。 当他来到老焊工张铁柱面前时,老张正低着头,一脸愁容地盯着气焊枪,那粗糙的大手不停地调整着气焊枪的阀门,额头上青筋暴起,似乎在与眼前这小小的故障作着激烈的斗争。 李辉轻轻拍了拍老张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 “别急,先把氧气阀开三圈。” 说着,他便戴上老花镜,那老花镜的镜腿在灯光下闪着银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