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加强内卫,朱元璋于军事上的天分-《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3/3)页

    章诚继续阐述着建工厂的意义。

    朱元璋道:“你是知州,就由你去做这些吧。”

    “好!”

    朱元璋随后又问道:“你刚才说内卫的压力在增大,咱认为很对,光是眼下疏浚河道的流民都已近十万之数,让咱想起了胡元修黄河的旧事,是应该防止出现变故。”

    “没错。”

    “眼下这些民工只是由知州衙门派出去的椽吏招募起来的流民在做事,组织还比较松散,需要加强管理和防备,防止有歪门邪道的人在从中蛊惑民众高坏事。”

    “当尽快组织我们招录的寒士为管民之官,去将他们编社设都。”

    章诚回道。

    朱元璋不禁感叹道:“这得要用多少人才官。”

    章诚道:“是还需要更多人才,不仅仅是管民的人才,接下来设工厂后,还要有许多技艺上的人才。”

    “人才!”

    朱元璋喃喃自语了一句,就重新挑起土来。

    “眼下,我们除了广布招贤告示外,也特派使去聘请附近名士。”

    “而要说附近值得聘用的名士,就是在这一带暂居住汪广洋。”

    章诚也挑起装了土的筐跟了过来,且说了两句话。

    “汪广洋?”

    朱元璋好奇地念了一句。

    而此时。

    汪广洋也正巧到了滁州城,且来到了滁州城的工地上看见了朱元璋和章诚等人挑土的身影。

    “他们真是朱总管和那位州牧章先生?”

    汪广洋也在一民工的指引下,认出了朱元璋和章诚,而因此还确认性地问了一句。

    “自然是!”

    “别的人谁会有那么多甲士护卫着?”

    这民工回道。

    “竟如此年轻!”

    而汪广洋感叹了一句,然后就沉默地看着朱元璋和章诚挑土的场景。

    俄然。

    汪广洋又看见李善长、冯国用、张冕这些文士也在挑土。

    汪广洋最终也就还是忍不住叹道:“这支义军的头目的确不一样,不但愿意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济民,还愿意亲自参与水利屯垦之事,真正是可令人可敬可佩,我应该加入才是!”

    说着。

    汪广洋就对自己仆人吩咐说:“进城找家客栈长期住下,不回太平那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