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诚分兵去淮扬,朱元璋坏地主官僚阴谋-《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2/3)页

    而朱文正等官将在看了《邸报》内容后,也都更加确信了章诚的话,且对去高邮和扬州颇为意动。

    章诚最终与这些官将们讨论后决定:

    让汤和与汪广洋分任第一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真州、扬州方向发展,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

    花云与舒安国分任第二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天长、高邮方向发展;

    毛广与杨宪分任第三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石梁、淮安方向发展。

    章诚自己则带着神机营谢成诸将和宋濂等留守瓦梁垒,训练新兵,培养人才,研发技艺。

    而朱文正则带着神机营新兵去攻打已被元兵重新攻陷的六合与来安等周边地区,加强瓦梁垒周边防御,同时也是给新兵实战训练的机会。

    朱元璋这边也在击退重新组织起来而企图夺回和州的元兵后,也开始在重建农耕等生产秩序的同时,攻打周边要寨,如鸡笼山一带,元兵为保证粮道而屯兵设立的各大要寨,以求巩固和州据点。

    不过,在这期间,昔日濠州旧帅孙德崖部因乏粮也正在和州一带就食,便在得知朱元璋据和州后而请求暂时进城借住数月。

    这个时代的许多起义军领袖其实也游击作战,但他们的游击只有流窜作战的意识,没有建设根据地的意识,所谓就食,很多时候就是四处劫掠,哪怕是占了一座城也是坐吃山空,等吃空了再去别处,没有建设据点的意思。

    当然,这也跟官军往往会很快就来围剿攻陷一座城池的义军有关,使得义军没有时间来意识到建设据点。

    孙德崖就是这种情况。

    但因孙德崖兵多势众,而朱元璋才刚刚据有和州,身边老兵不过数千,其余皆是新兵,且他也担心自己若拒绝就会让孙德崖倒向附近正大量屯集而断自己粮道和后路的元兵,便只得答应了下来。

    不过,朱元璋还是把这事禀报给了郭子兴知道。

    郭子兴知道后直接雷霆变色:“他朱元璋不知老子被他孙德崖侮辱过吗?!不为老子杀之就罢了,竟还收留他!”

    “大帅息怒!”

    “朱公子在奏报中已经说明,他兵力不足,且担心拒绝后让孙德崖投元,故不得不准其入城,大帅若真要与这孙德崖算旧恨,不妨带兵去和州见他孙德崖,到时候孙德崖生死只在大帅一念之间。”

    李梦庚这时解劝起郭子兴来。

    郭子兴点首:“此言有理。”

    素来就对赵均用、孙德崖坑他一事而耿耿于怀的郭子兴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么一次报复孙德崖的机会,也就真的带兵来了和州。

    朱元璋对此顿感紧张起来,知道郭子兴对自己本来就有嫌隙,如今急着赶来,肯定是为责备自己收留孙德崖的事来。

    而郭子兴一到和州的确就先责问朱元璋:

    “你到底是为谁做事?!”

    朱元璋忙答道:“元璋知罪!但父帅,家事还可以拖一拖,但外事可不能拖,得赶紧处理!”

    郭子兴因此不得不暂时放下要批评朱元璋的想法,问:“什么外事?”

    “孙德崖的事。”

    “眼下他必然知道父帅要来,恐因惧怕被父帅报复而生变故,不如让元璋先去请他来,不说父帅在此,这样到时候父帅也能通过挟持他孙德崖进而控制他的人。”

    朱元璋说道。

    郭子兴点头::“甚妥。”

    但在当晚。

    孙德崖已经知道了郭子兴要来的事,所以主动对朱元璋说:“若翁来,我就走。”

    朱元璋因此大惊,忙将这事告知给郭子兴,说孙德崖已经知道了他来了和州的事。

    郭子兴看了自己身边李梦庚等人一眼。

    一时,他也不知道是谁泄的密,且忽然又明白了什么,就对朱元璋吩咐说:“那你去送他离开,既然有人欲让咱这个时候与之相斗,那咱偏不让一些人得偿所愿!”

    朱元璋不由得又高看了自己父帅一眼,拱手道:“父帅英明!”

    郭子兴颇为疲乏地撑着椅子扶手起身道:“既如此,我也带兵回去,滁州也需要有人坐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