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章诚这么问后,一时,大堂内鸦雀无声,只有马氏抱着郭家小女的抽噎声。 没一会儿,朱元璋首先站了出来,说: “章先生此言极好,当各部投豆以诀,避免为争名位而刀兵相见。” 郭天叙这时则看了张天佑一眼。 张天佑这里在沉思片刻后,就主动站出来道:“章先生这个提法的确更好,当投豆决定主官,想必这样,弟兄们也更服气。” “投豆议决,可免干戈,我自也无异议。” 郭天叙因而也跟着回了一句,且叹了一口气。 接下来,诸将也都纷纷表示同意,不同意的因为自己这边的主将要这样,也不得不跟着同意。 这主要是因为彼此实力差距摆在这里,一旦朱元璋支持章诚,那其他人就没有再反抗朱元璋和章诚的资本。 而朱元璋之所以愿意支持章诚投豆票决,不仅仅是因为他和章诚理念一致,也因为这样对他也利益最大。 毕竟冯国用、李善长是支持他的。 于是,接下来,章诚就与另外六人敲定了投红豆的具体规则。 按照规则,得准备七个一模一样而只有一铜钱孔大小的小木盒,放于一间暗室内,每个木盒上面旁刻上一人的名字,到时候,每个人按抓阄抽到的顺序进入里面投豆。 滁州里不缺工匠,做这些倒也不缺时间,所以,很快就做好了相应木箱。 最后,朱元璋得了三票。 郭天叙得了两票。 章诚得了两票。 张天佑和邵荣、李善长、冯国用皆无票。 朱元璋便成了行中书省丞相,而章诚和郭天叙则分任平章。 同时。 考虑到平衡内部矛盾,在章诚的建议下,朱元璋也让张天佑和李善长分任了中书左丞和中书右丞,而邵荣和冯国用则分任左右参政,并改以左为尊。 至此。 郭部义军算是在郭子兴去世后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领导机构——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眼下的第一件要务就是办理郭子兴的丧事。 朱元璋最终决定让李善长主要负责此事。 因为李善长年长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也在祭礼上有足够的经验,还熟悉当地滁州一带有哪些会堪舆的阴阳先生。 至于他本人则在换了素服后与章诚、朱文正、徐达等在滁州的大同社社员聚集在了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在会上。 朱元璋主动对章诚等说道:“咱们两部义军经咱和章先生讨论后,早就决定由大同社统一指挥,为此还设立了大同社议政会和议政官,由大同社社员开议政会选出议政官,现在咱与章先生是议政官,本打算将父帅也发展为大同社社员与议政官,但他现在不在了,这项打算也就只能放弃,可现在已经设立了行中书省,所以,我们这些大同社的人,到底是听议政会的还是听大同社的?” “没错,这个得整明白。” 徐达跟着点头说道。 章诚也颔首说:“你们说到点子上了!” 且说着。 章诚就看向这些人说:“在我看来,目前行中书省既是暂时设的联合官衙,即联合义军非大同社的兄弟一起组建的执政衙门,这是大同社没有彻底壮大前不得不做的事;同时,行中书省也是由大同社领导且动员天下士民百姓一起实现大同理想的理政中枢。” “所以,作为大同社的人,既要听大同社的也要听行中书省的。” “如果,两者之间的命令发生冲突,那便是行中书省不再是受大同社领导,那就选择听大同社的,另组中枢!” 章诚这么说,朱元璋点了点头。 “咱也明白了,也就是说,以后我们真的取得了天下,上位这个大同社议政会掌书记兼行中书省丞相就是天子?” 徐达回道。 章诚纠正道:“不是天子,是人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