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平江路和常州路,实在是过于富庶。 所以,张士诚对其垂涎已久,也就不想轻易就这么放弃,便在这时征询起其他人来。 张士德因而微微一叹:“兄长,虽说如此,但我们现在还不宜交恶于朱元璋!” “毕竟,我们自己还不能在军械和甲胄上完全供给我们自己的兵马。” “何况,他朱元璋的神机营也实力不弱。” “所以,还是北伐进占淮安诸地,乃至趁着胡元在北边正集中兵力对付小明王时进入山东为妥,一来合乎驱除鞑虏的大义,二来淮安、山东诸地也富庶,三来避免我们在与朱文正争夺常州、平江诸地时,花云、汤和等部进入山东,断我们后路,那样我们反而被朱元璋包围。” “二哥说极是,还是北伐为妥。” 张士信说道。 张士诚颔首。 “大哥,朱元璋来信。” 而这时,张士义走了进来,将朱元璋急递送来的一封信给了他。 “他送信做什么?” 张士诚拆开了信,认真看了起来。 原来。 朱元璋早已料到,张士诚会在拒绝招安后,加快攻城略地的步伐,要么会南下与自己侄子朱文正争夺常州、平江诸地,要么会北上从元廷手里抢占淮安等地。 所以,朱元璋干脆就给张士诚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送来,劝张士诚北伐,不要贪恋江南繁华,而与自己这些同为驱除鞑虏的义军同室操戈,应该率先北伐,一起努力争取尽快把胡元消灭。 至于义军内部的矛盾,当暂时搁置。 为此。 朱元璋还在信里表示,只要他张士诚愿意北伐,为示诚意,愿意将为其新订购的军械、甲胄让利一成。 虽说这信是以朱元璋的名义写的。 但这样做是整个朱元璋义军的中书省执政们一起商议决定的。 而表示只要张士诚愿意北伐就给他新订购军火打折的主意就是章诚出的。 因为章诚知道,张士诚肯定要在这次吃亏后,开始自造军械,接下来对滁州军械行的军火订购数量肯定要减少,所以自己这边还不如以支持其北伐之名降价促销,同时,尽量让张士诚部义军多依赖自己这边的军火供应一会儿。 而现在,朱元璋部义军又刚刚发现了大铁矿,工匠数量也增加了不少,军械制造成本也降了下来,所以也正适合在这个时候降价促销。 张士诚看了这信的内容,顿时面色铁青。 “孤要怎么打,还要听他朱元璋的命令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