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被义军感动,想做义军的官!-《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1/3)页

    这些年,兵祸不断,集庆城内外也饿殍遍野,污秽成堆,元廷官僚无暇管理,义军为防止瘟疫蔓延、人口减少,自然是要管的。

    于是,许多已经被时间分解得只剩下骸骨的流民尸体被掩埋进了土里,才遭遗弃的婴幼被救了回来,臭气十足的街道也焕然一新。

    连有疾病的流民也被集中在了一起,由官府统一甄别和医治。

    负责做这些事的官员皆是从军中抽调的人,没有直接用当地士绅。

    因为章诚和朱元璋都不放心当地士绅。

    但也正因为没有用当地士绅和旧官僚,所以,执行的还不错。

    各处原属于胡元的官办工厂作坊,章诚也直接派了自己培养的工业体系的官僚来接收,没有用当地的旧官僚和旧士绅。

    只是,原来在元廷当政期间就负责和工匠直接打交道的坊头们,被章诚直接任命为了基础的掌工官,让他们组织动员官办工厂作坊的工匠们继续生产。

    元朝推行职业户籍制,所以,许多工匠基本上就是一家一族人。

    就和地方许多农民也是由一个宗族的耆老长辈在管理一样。

    工匠们也基本上是由一个宗族的耆老长辈在管理,使得章诚不得不暂时还是倚仗这些匠户宗族的耆老长辈们,直接管理他们族里的工匠。

    毕竟习惯了一家人生产生活的工匠们,一时自然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族里长辈的,而不愿意相信一个外来官员的。

    这就使得,章诚短时间内,也不会好取消职业户籍制,甚至还得允许匠户制存在。

    如同历史上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也不得不继续推行职业户籍制,只是将元朝更复杂的职业户籍制精简一下一样。

    可以说,朱元璋历史上推行职业户籍制,把百姓固定在一种职业上,让百姓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度降低,不完全是他的锅。

    很大的原因是跟元朝灭了中华,而导致中华的文明程度退步有关。

    因为一个奴隶制的文明吞并了一個农耕文明的国家后,这里面的文明融合,必然会导致一些落后的制度被推行,进而使得整个文明出现倒退。

    这在五胡乱华、金灭北宋已经上演过,在历史上,后面的满清灭明也要再上演一次。

    章诚现在想恢复中华,让中华文明从新进步,都得因为倒退的惯性,而不能迅速跃进到元灭中华以前的文明程度,还得继续适应元朝的制度残留,循序渐进地改进。

    这个改进可能要很多年,甚至要几代人。

    而不亲自参与进制度设计来,是没办法体会到无奈的。

    现在章诚自己就体会到了这种无奈,因此,他不得不在技术领域,也让渡部分权力给宗族,而不能直接设立工社制度。

    但无论如何,当这些工匠家族知道他们义军会给他们工钱时,他们也还是很高兴的,也及时的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自己宗族里的族人们。

    而尽管工匠家族的族长们会拿走一部分义军支付给他们的工钱,以支持族里公共事务的名义,比如买祭田、建祠堂、设族学什么的,他们但还是会发一部分给族人们,以免让族人们对宗族不满。

    所以,最底层的工匠们还是能拿到一部分工钱,而感受到义军攻下集庆和以前不一样,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