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拍桌子,怒斥士大夫-《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2/3)页

    朱元璋说着就看向了冯国用。

    冯国用笑了笑说:“上位,不是我支支吾吾,实在是此制,乃亘古未有之制,所以让人有点不敢尝试。”

    “怕什么!”

    朱元璋当即把桌子一拍,站起身来:“自尧舜以来,以新制试天下者,层出不穷,西周分封、始皇郡县,更有王马共天下,赵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等,若真不行,大不了回到元制就是!”

    “试新制亡不了中华,因循守旧才会亡中华!”

    章诚不禁微微一笑,他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冯国用这些地主阶级出身的文人,朱元璋其实比他们还要更开放一点,更敢于改制。

    所以,历史上,朱元璋才会大胆的让分封与郡县并行,大胆的给民管吏之权,且不论这些制度对不对,但这份胆魄,的确是很少有皇帝和士大夫敢去做的。

    冯国用这些人其实还是有些眷念元制,所以在章诚提出让社权建立在皇权之时,就表现的犹豫。

    他倒是不介意限制皇权,但他介意限制士权!

    也就是说,他本质上还是希望,自我以上,可以有所约束,自我以下,还是权力绝对比较好。

    毕竟元制对士权是真的有放大,也让许多士大夫对此是真的喜欢。

    可加强社权,让社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就意味着也会让社权凌驾于士权之上,因为本质上皇权就是士权的衍生。

    士权要在地方上当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就得允许皇帝在朝中当说一不二的天子。

    反过来一样。

    只是历史上往往会出现,士大夫允许自己在地方上说一不二,但不允许天子朝中说一不二,进而屡屡出现皇帝与官僚士大夫的斗争。

    但也因为,士权和皇权又彼此皆是地主经济的产物,所以又都斗不倒对方。

    甚至因为士大夫自身要求矛盾,即既希望皇帝不要说一不二,又希望自己可以在地方说一不二,也就使得士权往往斗不过皇权。

    如历史上的嘉靖这种哪怕是由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士大夫选出来的年少天子,在成为皇帝后,也能将整个士权压制住。

    眼下,将皇帝承担造福天下百姓的责任制度化、法律化,也等于逼着官僚士大夫将造福天下百姓的责任制度化、法律化。

    别看官僚士大夫们口口声声要为万世开太平,要为生民立命,但他们大多数也只是想嘴上说说,真要是用制度和法律逼着他们必须这样造福于民,给他们戴上紧箍咒,那他们会很难接受的。

    朱元璋不是笨蛋,从小经历那么多官僚豪绅压榨的他,也清楚元制对官僚士大夫而言有多香,自然也清楚冯国用为何犹豫。

    所以,朱元璋才气愤的拍桌子。

    在他看来,他自己为遵循实际,遵循客观真理,都愿意限制自己皇权,遏制自己私欲了,偏偏这些士大夫要在限制士权上面扭扭捏捏。

    历史上,朱元璋其实比大多数统治者都要理想主义一点。

    所以他在打下滁州后,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把兵权老老实实交给了郭子兴。

    他也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听信儒士们的谏言,尽量保留元制,只重视传统礼法的建设,也就放权给中书省,只强调贵贱有别。

    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