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火器发展后,尽管蒙古骑兵还是能在机动上颇有优势,但优势已经锐减。 而现在战船发展后,方国珍这些熟练的水手也不得不因为己方战船落后而选择投降。 朱元璋和郭天叙皆点了点头。 他们非愚笨之人,在看见眼前的情况后,自然明白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朱元璋甚至还继续讲玉米苗栽在了地里而附和说:“技术革新是很重要,不仅如此,粮种都要时刻革新,不然谁会知道还有玉米这种新粮呢。” “是啊,一切都要求新,不求新,现在的很多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郭天叙也跟着说了起来,且又道:“有了这三十万石粮食、二十万石草料,接下来可以加大对石抹宜孙的攻势,尽快促成两浙彻底为我大同社据有。” “那可以让方国珍配合我们,对石抹宜孙和陈友定撒谎,说他击退了我们的水师,而表示可以继续为元廷运粮,这样就让石抹宜孙、陈友定为接济元廷而继续把粮食通过方国珍运送给我们,我们再拿他们的粮卖出去赚钱也好,还是直接输送到前线,作为攻打石抹宜孙的军粮也好,皆是更好的方式。” 章诚这时提起自己的看法来。 朱元璋立即点首说:“章先生此计不错!” 于是,朱元璋就下令暂时不要将方国珍押来集庆,而是派沐英代表他去见了方国珍,向方国珍表达了大同社的意思。 方国珍对此自然欣喜。 他巴不得还能继续在海上做一方霸主。 所以,方国珍立即答应了下来。 而《中华报》这边也很配合地没有对外宣布说劫粮成功和方国珍投降的事,只对外颁布了朱元璋招降方国珍的告示,以显得好像大同社不能拿方国珍怎么样,只能用民族大义和各种优厚条件来招降方国珍。 石抹宜孙和陈友定因此对方国珍派人来告诉他们海上粮道依旧通畅的说法也就依旧深信不疑,也就继续把在自己辖区内筹集到的粮草继续给方国珍,让方国珍运到北方去。 但石抹宜孙和陈友定不知道的是,他们费尽心血筹集到的粮草,很快就被方国珍交到了廖永安的手里,落入到了中华军里。 章诚和朱元璋建立的大同社现在对外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他们的对手和竞争者都别想从大同社占到便宜。 但大同社真正的敌人其实还是来自内部。 当廖永安奉命把从石抹宜孙、陈友定那里骗来的粮食,递送到明州守将汤昌手里,而由汤昌组织兵船把粮食运到平江,且准备乘马拉列车走铁路回集庆时,胡惟庸就指使自己的人把这批粮食调运到了谢再兴手里。 谢再兴则派人将这批粮食偷运到了张士诚部将吕珍手里,通过贩卖这批粮食,赚了一笔白银。 “众人都说上位颇有韬略,结亲谢再兴,为的是在大同社新附兵马中先一步笼络住更多势力忠于自己,从而将来可以在势力上彻底压制章先生和郭天叙这些人。” “但以我看,还是胡公更有韬略,暗中买通谢再兴的人,与之一起卖粮牟利,如此就让这谢再兴名义上是上位的人,其实是胡公的人。” “无论如何,胡公现在虽然还只是铁政司的郎中,但内阁次辅李善长、镇江总兵谢再兴已经是胡公之人,无疑已是诸司之中最有权势之官,将来成为阁老已是毋庸置疑的事。” 铁政司员外郎赵仲中现已被胡惟庸收买,而与之窜通一起,也就在一日于胡惟庸私宅和胡惟庸一干亲信分脏时,奉承起胡惟庸来。 胡惟庸颇为得意,但倒也没有表现出得太明显,只佯怒说:“切不可这么说,能和上位比肩的,素来只有章先生和李阁老,我哪里比得上,我不过是碍于弟兄们的情面,为弟兄们做些弟兄们喜欢的事而已。” 胡惟庸虽然话这么说,但还是忍不住看着自己卖粮所得的满箱白银时而笑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