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在章诚影响得朱元璋理想从为家人上升到为整个中华百姓的同富贵后,就更会误判。 当然。 朱元璋也会为了自己个人的权力欲和朱家的利益,选择壮大自己的势力,进而增加的话语权。 所以,他才会一开始让章诚做朱文正的老师。 那时,朱标还未出生,朱文正是他最适合用来缔结同盟的纽带。 接着,他也让谢再兴做朱文正和徐达的岳父,为的就是让谢再兴这个昔日在郭子兴麾下待过的故旧,进一步成为他的助力。 只要增加了他在大同社的话语权,他就能掌控天下资源的分配权,让自己朱家多分得一些好的资源,进而更能永葆自己朱家的富贵。 同时,他也能把自己朱家所得资源外的资源尽可能得多分给百姓,而达到自己和章诚等在黄帝面前承诺的尽量让中华不再饿死人的宏愿。 集权是地位最高的人必会做的事。 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只有章诚这个因为有退路的人,因为不敢去承担手握权力最大后的风险,才不会去想着为自己集权。 对于朱元璋这些在这个世界没有退路的人而言,若不是因为形势需要妥协和让权,他们会尽可能让自己权力最大化的。 只是可惜,谢再兴因为自身贪欲太大,对规则的敬畏度太低,也同胡惟庸一样迫切地想做超脱法令之外的人上人,也就没有好好配合朱元璋,现在更是选择了背叛朱元璋,企图利用他从章诚那里得到的关键信息,帮助张士诚打造一个强盛的家天下帝国。 谢再兴甚至完全没有顾及到他从章诚那里知道的关键信息是不是还不够多,是不是章诚还有更多的关键信息没有让他知道。 但谢再兴明显也已经不在乎这个。 他相信就凭他知道的辽阳、日本、吕宋、恒河流域的信息,以及列装在他这里的燧发枪还有他打听到的关于铁路以及蒸汽机的信息,就够让他能帮助张士诚打造一个强盛的家天下帝国了。 不过,前提是,张士诚得愿意去进行内部改革。 因为无论是对外扩张去夺取这些资源,还是对内开启这些新生产力,都需要先拿自己所得的资源去激励军队和民众、提高民众识字率和生产技艺。 首先肯定是拿土地或者金钱去激励军队和工匠。 其次肯定是要减租减息乃至减税,让民众生存压力减小,进而有精力去学习和消费。 而拿土地去激励自然得分权贵豪绅的田。 减租减息就得逼权贵豪绅让利。 减税就是自己政权让利,同时要想不影响财政收入,还得对权贵豪绅多征税,还要加强吏治,强化收税能力。 所以要想做到这一切,张士诚得跟朱元璋一样,敢采纳章诚的清丈田亩方案,敢采纳逼着权贵豪绅减租减息乃至分其荒田,甚至没收元廷权贵官僚私田直接分给民众之策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