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1/3)页

    张士诚最终采纳了张士信的建议,捏着鼻子发明旨承认大同理念为富国安民的正论,为此,他允许并鼓励大周国士子宣传大同理念。

    除此之外。

    张士诚还发明旨表示,允许大同社治下商民来大周国经商,以表双方通好之意。

    至于大同社所占的县,张士诚也允许当地民众自决去路。

    另外,张士诚也同意朱元璋派理事官常驻高邮。

    张士诚同意这么做,自然是迫于自己的实力不如朱元璋的大同社。

    但张士诚这么做,则让梅思祖、汪同等主张对大同社强硬对待的鹰派官员非常难以接受。

    大周中书省右丞梅思祖甚至主动派朱英来找张士德商议怎么恢复主权。

    张士德则因此叹了一口气:“如此看来,家兄此举是真的丧权辱国!而我大周已到不得不变法之时。”

    “梅公也这么认为,但无奈殿下无意变法。”

    朱英这时回了一句。

    张士德则道:“待我写封信劝劝家兄,我大周如果再不变法自强,迟早都要被他朱元璋的大同社吃干抹净。”

    于是。

    张士德便给张士诚写了信,劝张士诚下定决心,也清丈田亩、分田于民、扩充税源、提高工匠待遇,限制种棉花,壮大自己的实力,言朱元璋是狼子野心,不会因为他一时妥协就会放弃吞并大周,只会变本加厉地夺取大周基业。

    张士诚在收到张士德的信后,也叹了一口气:

    “唉,二弟哪里知道孤的为难之处啊!”

    “我大周鼓励民众开荒,减轻赋税还可,但清丈田亩、分田于民,这不是把孤架在火上烤,让我大周没有等他朱元璋吞并就先亡于本地豪族之手吗?”

    “如此,孤还怎么保得住大周社稷啊?!”

    梅思祖因此不得不亲自出列奏道:“可是殿下,我大周现在已到生死存亡之刻,若不变法自强,只恐亡国有日啊!”

    “这件事不必再说了!”

    “事情还没糟糕到这么一步。”

    “大同社并没有迹象表明要吞并我大周,等他真的有意要吞并我大周时,再讨论也不迟。”

    张士诚直接拒绝了梅思祖的提议。

    梅思祖只得拱手称是。

    对于张士诚而言,他是清楚的。

    如果变法自强,得罪豪族,那他肯定会没命。

    毕竟动权贵大族的利益非常容易遭嫉恨。

    他可没有朱元璋那样的勇气,而他如果不变法自强,就不用得罪权贵大族,最多只是让一些在乎国家尊严的变法派官僚士子看不起而已。

    因为张士诚选择宁愿认怂也不改革,强硬对待大同社,所以大同社倒也暂时不吞并张士诚,只将大量工业品倾销到张士诚的大周国。

    而大同社这边只依旧暂时往福建和江西方向用兵。

    军事上,大同社是不可能停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