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友谅其实也知道他这样说会有这样的后果。 但他不在乎。 因为他不觉得怀柔是种策略,只觉得是软弱的表现。 陈友谅认为,只要他拿下太平、集庆,摧毁大同社的基业,那些选择背叛他的官将还会再归顺他,重新给他当奴才一样的官的。 毕竟他能让他们可以继续骑在底层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当百姓们的主子。 只是粮草不足,让陈友谅不得不一到太平就下令猛攻,且以城破后可以屠城三日的恩旨来激励士气。 不过,很快,陈友谅的军队尝到了一个工业政权带来的火力震慑。 他的大楼船还没贴进太平城就被江上的蒸汽战船给轰得火光四射、木屑横飞。 与此同时。 他陆地上进攻太平城的军队也被密集的地雷和燧发枪与子母炮给炸得人仰马翻。 陈友谅整个人直接懵了。 但他决定坚持一下。 因为他早已做过心理准备,知道大同社的中华军肯定有更厉害的火器。 而他本就打算的是用人海战术取胜。 所以,陈友谅也就下令继续进攻,让大军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太平。 为此,陈友谅还表示拿下太平,可以屠城十日。 陈友谅这种不把别人当人看的地主思维的人,激励士气的方式,自然也是让士兵们不把百姓当人,让士兵们也变成没有任何仁心的野蛮人。 但是,时代真的变了! 一个农耕政权根本没有资格跟一个工业政权比谁更野蛮。 比谁更文明更有正义,这样或许还能有胜算。 所以,陈友谅这边依旧是即便有大量士兵伤亡也未能进入太平城。 但陈友谅不愿意放弃。 因为他是在用赌徒的方式在打仗,他等于把自己所有的宝都押了上去,现在的他是赌红了眼,自然不会轻易选择撤退。 何况,陈友谅也没把自己的士兵当人,也不在乎伤亡,也就不停催促自己的士兵攻城。 可太平城驻有中华军十万重兵,而且由冯国用这个熟稔守城曾在安丰挡住余阙二十万元兵的枢密副使亲自指挥,所以整个太平城即便遭受到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的昼夜攻城,也没有出现力不能支的情况。 再加上。 太平城现在工事完备,周围棱堡成群,且棱堡全是水泥浇筑的。 陈友谅投入攻城兵力再多,即便如一江之水漫灌而来,也会被密集的棱堡分割成细小的人流,进而被持有燧发枪、抬枪以及子母炮的中华军给消灭。 陈友谅的军队即便有火器,但还都是鸟铳,所以在拥有燧发枪和抬枪的中华军面前根本占不到便宜。 何况,他们由于火器和铅弹制造能力有限,大部分都靠购买,所以大部分装备的还是弓箭刀矛,也就基本上是拿人命去填通向太平城的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