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上位说的是。” “眼下,太平城的上百万人口多数皆是靠章先生发展工业而活下来的流民且不说,即便是眼下陈友谅的六十万反动大军来攻,也没能让这里的百姓出现大量无辜死亡的情况。” “反而只是跟着陈友谅一起想要行反动之事的陈军上下官兵损失惨重。” 冯国用附和起来,且又说道:“而且还因为陈军的入侵,让太平城许多工厂作坊的过剩问题也得以解决,枪炮、铳弹需求大增,连独轮车的需求都大增,一时,许多工厂作坊都盈利不少,也继续扩招了不少雇工,提出了许多激励措施,许多百姓收入反而因为战争而增加。” “这就是章先生那书上所说的大同理念的先进性了。” “这个理念,能够让一个农民为大多数的地方可以诞生出工业来,进而可以很轻松地挡住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可以说,没有大同理念,就没有今天的江南!” “也可以说,只有大同理念,就没有此时的工业化出现!也就不能如此轻易地挡住陈友谅大军!” “而陈友谅身边没有章先生这样明白的人,他哪里知道这些,只以为自己穷其国力来攻,就能毕其功于一役,殊不知,他现在是在主动做羊入虎口之事!” 朱元璋叉着腰,神采飞扬地跟着说了起来。 冯国用点了点头,跟着直接指责陈友谅说: “这陈友谅简直就是个暴戾无情的反动者!” “他一点也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拼了命的逼他们冲锋,使得许多士兵大量惨死,关键是,他明显也对他的这些士兵不怎么好。” “上位你看。” “现在晌午,他的兵,竟只能以我们卖给他陈友谅的土豆红薯为食。” “而且好像他们的土豆红薯也不怎么够,每个人手里只拿着一两個土豆或红薯,跟我们的军民伙食相比,差的很远!” 冯国用这里又一手拿望远镜一手指向了陈友谅方向的营寨里陈军的午饭情况。 朱元璋也拿起望远镜看了看,然后笑着说: “不知道高筑墙、广积粮道理的,哪里会知道体恤兵民,知道先行仁政才能开展戎政?” “不过,他陈友谅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 “咱们得把这些他的士兵当人,毕竟这些皆是被他逼着成反动者或者愚弄成为反动者的可怜百姓。” “如章先生所言,我们跟他陈友谅需要更少的人活着不同,我们需要尽量让更多的人活着。” 朱元璋说着就看冯国用了一眼,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且道:“所以,咱决定主动出击,不能坐视他陈友谅把大量人命填在这里。” “上位说的是,陈友谅此人骄狂,兴举国之兵而来,绝不会轻易回去,若是给他一二陷阱,他必然因不想失败而容易中计。” 冯国用说了起来。 朱元璋则在这时问着冯国用:“我听说,康茂才和陈友谅有旧?” 冯国用点首:“他们的确是故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