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王婆来了-《山里有女初长成》
第(2/3)页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成了仇,兰不着急。
老兰头却着了急,他私下里托了王婆几次,还送了王婆两个甜瓜,三个咸鸭蛋。
王婆给兰说媒,还有另一种原因,媒婆撮合成了七桩婚姻,死后是要坐莲盆的。
这莲盆,只有观音大士才能坐,而媒婆坐上了莲兰,就代表着死后成佛成仙。
这天,王婆去供销社称盐,刚走进屋里,门外却下起了大雨。
王婆便在屋里躲起雨来,有一搭无一搭地和马大庆瞎侃。
在那个时代,最吃香的三大职场,供销社,粮站,杀猪站。
而供应社,属于老大,买布要布票,买米要粮票……
当了营业员,近水楼台先得月,买东西当然方便多了。
碰上那些“开后门”的,还有外块收入,例如上个星期,周小刀就给了红包,托他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至于红包多少?这属于保密范畴,无可言告。
“还是吃商品粮好啊!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到了月底,国家给发工资。”王婆说。
马大庆人矮,大肚子,雷公嘴,绰号武大郎,据说文化程度不高,是从县城里下放到三岔公社的,在这儿当了营业员。
“舒服是舒服,就是心里有点不痛快。”
王婆明白马大庆的意思,就是二十五岁了,还没有个对象。
一开始马大庆也心高气傲,他有文凭,工作又好,农村的女孩子能干是能干,就是有点呆板,他不想找。
他想找个城里的女孩子,可城里的女孩子,又嫌马大庆长的丑,又是在农村小镇发展,没有太大的出息。
就这样,耽误了下来,一晃,二十五岁了,到了这个岁数,已属于农村的大龄青年,要不是有个好工作,妥妥地打光棍。
王婆看出了马大庆的心思,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大美女多的是。”
马大庆苦笑了一下,“大美女是多,每天我往供销社门前一站,屁股后面排了一长溜儿。”
王婆有点吃惊,“看你那么老实,学会吹牛了。”
“我从来不吹牛,只是她们都是赶集的,不是来给我处对象的。”马大庆挺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