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给爹找个伴-《山里有女初长成》


    第(2/3)页

    老兰头起早贪黑地在地里摸索,用钉耙把地深深地翻了一遍,又把大坷垃耙的粉碎,再撒上农家肥,才种上了麦子。

    当然,生产队也随之消失了,但生产队长周庆三没有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队书记周庆三。

    ……………

    于雪芹笑了,“很好呀,老兰头人又正派,又能干,而且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这里沒有电,只有连绵的大山,贫穷,偏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鬼不生蛋的地方,除了野狼,猫头鹰,谁愿意留在这儿?

    大队里也找过几个初中生,无奈,改革开放了,广东遍地是工厂,随便进个厂,一个月的工资再低。也顶的上当民办教师半年,哪个傻子愿意干这个?

    村民们有空闲放开了手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的小岗村首先带了头,分田到户。

    当然,没有了羊群,老兰头的大队饲养员也正式结束了。

    扔了钱,便书接下回,没钱,刘罗锅失了说书的兴趣,便干耗着。

    老兰头的老伴还没有物色好,那边营业员马大庆朝兰家,跑的更勤了。

    米机一响,黄金万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套路,有套路的地方,就有了烦恼。

    到了哪个村,只要把米机一摆,马上就有人来炸米。

    村民们爱听,有钱的帮钱场,没钱的帮人场,每说到紧要关头,锣鼓猛地一敲,便停住不说。

    经过村委会研究,既然队里没有了牲口,草房又好,干脆把小学校搬了过来。

    点点的母亲于雪芹,年纪轻轻的就死了丈夫,她拉扯大了四个孩子。

    兰生怕他闷出病来,便让马大庆想办法。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知根知底儿,兰也不隐瞒,

    这预示着,一个村的人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了。

    这时,兰的搭档,数学老师周铁锅,已经和点点结了婚。

    接到城里去吧,老兰头的性格,又住不惯,这令兰左右为难。

    这下兰有福了,小学就和兰前后院,方便多了。

    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兰心里闪现,给父亲找个老伴。

    这下,老兰头有事干了,每天精精神神地去串乡。

    听说,他的生意很好,总有村民见他去镇上割肉吃。

    还有一些南方人,他们称之为蛮子,说话叽哩哇啦的,背着一个破锅,走村串巷的喊,

    变化最大的首先是做生意的多了起来,三岔镇上,村头经常见到有人打着快板卖老鼠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