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转了正就端上了铁饭碗,这是每个民办教师梦寐以求的。 小镇的生意,就是熟人的生意。 窗外阳光灿烂,一片春光明媚,正是植树的大好季节。 留在三岔镇上,兰可以教书,而马大庆呢,就要自力更生,自谋出路了。 “早啊,张老师。”兰打着招呼。 更重要的是,兰又复述了一遍陆校长的话,现在有许多老师都在充电自学,去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就有了文凭,这就离转正更近了一步。 老话说,生意养人,地养家,在农村,好歹有那二亩地,能种个水稻,老苞谷,有了这些东西,就不会饿肚子,就能活下去。 刘凡忠也没有来,今天没有他的课,他让人捎来了纸条,他的婆娘生病了,家里的四五亩地都要插秧,就全指望着他一个人了。 兰不明白,为什么种树还要千年等一回,看他这期待的样子,好像有蛮大的油水。 回县城吧,又怕破产,在农村吧,又没有出路,这就是狗咬狼,两怕。 第二天早晨,兰醒了,她是被过路汽车的大喇叭声惊醒的。 周侠老师有急事,她的丈夫是兵哥哥,写信告诉她,探亲今天到家,让她在村口接他。 两人心里都明白,要不是大伯父马爱国回来了,资助一笔钱,恐怕卖完全部家当,也不够还账的。 “早,困死我了。”张其华打着呵欠,睡眼惺忪的说。 两人商量了半夜,最后还是兰说服了马大庆。 张其华没有来,他接到了一个活儿,三岔镇南边有个柳林湾,那村的有个养老母猪的专业户盖猪圈,请他去夯地。 但是,一家人都回去了,都啃那个半死不活的汽水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再破产了,连个退路也没有。 课一上完,他就扔下课本,几步跑到教室后面的手扶拖拉机上,开起来就跑,生怕耽误了挣钱。 兰就喜欢一个人抱着本书,静静地坐在那里看。 两人在床上商量来商量去,翻来覆去的,再也睡不着,倒是草垛儿,睡的又香又甜。 大伙开始说说笑笑地刨起树坑来。 最终,马大庆咬了咬牙,继续留在小镇。 兰回到供销社的时候,马大庆正抱着草垛儿发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