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曹县-《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1/3)页
    第511章  曹县
    在京城耽搁几日,卢昌华给家里打了电话。
    就急匆匆的往山东去了。
    在京城的时候,卢昌华已经打听了,山东曹县是柳编的集散地。
    而且他们种植的也是杞柳。
    卢昌华琢磨着,自己还是信息闭塞啊。
    要早知道曹县这么专业,自己直接来就是了。
    干嘛还在北宁苦寻呢。
    坐在火车上,一路从天津过沧州,直奔济南。
    又转车到济宁、菏泽。
    曹县就是菏泽地区的下属县。
    曹县不大,总共也就一千多平方公里。
    县政府在曹城镇。
    下车之后,卢昌华就找人打听哪里有买柳筐的。
    “你是外地人吧?”
    “是,从外地来。”
    “柳筐现在不值钱了,以前多,现在谁还有功夫编那玩意儿?”
    “我就是听说咱们曹县柳编很出名,特意来看看的。”
    “这个,你得等赶集。在集上可能有人卖,平时也看不见了。”
    “那咱们曹县不编柳筐了,现在都干啥呢?”
    “我跟你说吧,曹县现在出名的可不是什么柳编,那玩意值几个钱?”
    “我们现在都种芦笋了。还有木材加工。”
    那人指着路边的店铺说道:“伱看看,我们的芦笋罐头出口到国外,板材厂就有一两千家。”
    “哦,谢谢啊。赶集还来得及吗?”
    “今天是二九,明天初一,你去青堌集看看,他们初一,初三,初六,初八赶集。”
    “明天正好有集?那太好了。这个青堌集在哪儿啊?”
    那人极为热心的告诉了他怎么去。
    曹县话,卢昌华谁能听懂,可是这咬字发音不准,他听成了“青古集”。
    到了车站,买车票才发现,自己搞错了。
    原来是“青堌集”。
    青堌集在曹城镇的东南方向,相距近三十公里。
    很早就是一个镇的规模了。
    现在属于中心镇,经济发展在曹县属于位列前茅的。
    当他坐着客车晃晃悠悠的来到青堌集,发现这里果如人家所说。
    人流密集,工厂很多。
    还有大片的芦笋种植区。
    他在街上转了几圈,这才去一家跟人打听,明天赶集的市场在哪儿?
    有热心人往前面路边的一大排铁皮棚子一指,“就是那边。”
    卢昌华道谢之后,去了市场里看了看。
    虽然赶集要明天开始,可不代表市场就不开门。
    市场里面还是有很多商户的。
    这里销售的很多都是日用品和蔬菜肉食。
    他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卖柳筐的。
    “老板,跟你打听一下,市场里有卖柳筐的吗?”
    “啥?卖筐的?没有!”
    卢昌华这叫一个失望啊。
    难道自己这个想法不对?怎么堂堂传说中的柳编之乡,竟然没有人卖筐了。
    见卢昌华面露失望之色,那位店家好心的补充道:“看看明天吧,好像有几家卖那玩意。”
    见老板这么说,卢昌华又升起希望了。
    “老板,为啥现在卖筐的那么少啊?”
    “你是外地人,不了解情况啊。”
    那位本地老板说道:“柳筐这玩意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
    “可也不是家家都会编这玩意的。”
    见老板愿意多说,卢昌华赶紧递上香烟,听着人家讲。
    “我们曹县,以前种的杞柳多,家家户户多少都种点。”
    “自家人编的,就自己编;不会编的就请人到家里来编。”
    “很少到集市上买这东西。”
    “买卖柳筐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十年前更多。”
    “可现在,镇上发展芦笋种植,谁还有功夫编那玩意卖啊。”
    “就是有也是少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