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质疑-《大唐憨婿》


    第(2/3)页

    “下一回,仍旧不要大张旗鼓,但是也没必要硬是装成普通人去那里了,多带些百骑司护卫你们,好好挑一些跟小六一样的好苗子回来。”

    “咱们也不是开善堂的,挑孩子也得挑有点天赋的。不过能挑多少是多少吧,反正学堂里装得下。”

    ………………

    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李承乾,虽然对很多事情都还有疑虑,但他这次倒是没有发脾气,而是平心静气地问了起来。

    “高明,朕听说你最近在跟程处默那小子一起,在长安城各个乞儿巷里找孩子,而后带去了西郊大营山上的学堂。”

    “技术学堂的事情朕是知道的,但为何偏要找这些乞儿呢?普通良家百姓里就找不到合适的孩子吗?更何况,还要你这个太子亲自去找,没这必要吧。”

    李世民会对此产生质疑,这是李承乾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不是因为别的。

    仅仅从学生人选出身方面,陆恒就已经犯了大忌讳!

    古往今来,养死士的人实在太多了,而这些人选择死士的门槛,就跟陆恒现在挑学生的门槛差不多。

    无父无母的孤儿、乞儿,弃婴,总之就是好控制。

    陆恒将乞儿巷里那么多孩子收到山上,最重要的是他只收这样的,这就很难让当皇帝的不起疑心了。哪怕是驸马,哪怕对大唐做了许多贡献,该怀疑还是得怀疑的。

    理了理思路后,李承乾冲自己父皇拱了拱手。

    “父皇,陆恒选择这些孩子是有理由的。”

    “他说过,如果是普通寒门子弟,祖上是士族出身,现在您又行善举免费发放书籍,他们能够靠科举入仕的机会大大增加,自然不可能愿意进入技术学堂落个工籍。”

    “至于普通良家子弟……一个道理,士农工商四种人,前两种但凡有活路都不会愿意变成后两种。”

    “这么看,或许工匠家出身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技术学堂教的知识与传统工匠学的大不相同,要教导思路已经固化的人,比在白纸上书写要难上许多。”

    “商人嘛,儿臣不说您也明白,富商家的孩子没几个能吃苦,而普通商贩,他们的孩子到了能读书的年纪时,早就已经开始跟着长辈开始做生意了,没必要再去学堂里从头开始。”

    “儿臣先前也不理解,可照他这说法,算来算去,最合适的人反倒确实只有那帮乞儿了。”

    听完李承乾的论述,李二陛下紧蹙的眉头总算是松开了一些。

    不是他想多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