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这一切的策划者。 他是这个时代王朝的‘设计师’。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为什么要打漠北。 他为什么要‘穷兵黩武’。 不惜花费亿万,也要率领大军亲征漠北。 他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这天下百万万的百姓。 可当他要动兵时,太子不同意,朝臣不愿意。 甚至于那些习惯了享乐的武将们,也不愿意。 天下人都在告诉他,要与民耕始,要让天下休息休息,要休养生息。 可他就算是顶着这么大的财政压力,这么多人的反对,天下无数人的抗议。 他依旧要做。 他在燕地生活了很久。 他清楚边疆,更清楚边疆百姓的生活。 打不退豺狼,哪里来的太平和安稳。 北方的狼崽子们正是虚弱的时候,若此时不动他们,此时不拿下他们。 难道要等十年后,百年后,他们强大了,越过长城冲进家里吗? 相比于世人,他朱棣看到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事情。 所以,当老头子朱棣在看到这一段,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理解他几十年皇帝生涯的举措时,老头子心里头的感受可想而知。 尽管这一段的演出内容中,并没有太多的话,也没有太多用文字表达的东西。 甚至于没有表演出多少的内容。 可当那舞台上的少年将军说出‘我是朱棣!跟你一起杀敌报仇的朱棣!’时,老头子的眼眶湿了。 他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为国征战厮杀的少年将军。 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赤子之心。 看到了曾经就那么赤裸裸发生在自己眼前的血腥画面。 那表演中的场景,在那边疆并不少。 甚至于说这是沧海一粟。 当他朱棣为何那么记恨漠北的狼崽子,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画面。 他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样的话来欺骗自己去做什么太平君主。 他清楚,世人很多都不理解他,甚至怨恨他。 也没有办法站在他的处境上去思考问题。 可试想,如果他愿意,他站在自家老头子打下来的这些江山上,他怎么就不能做一个世人眼中的明君圣主? 他可以。 他完全可以。 说两句好话,说两句好听的。 搞点文绉绉的东西,搞出一副盛世景象。 与士大夫共天下。 日后在那史书上,他就是明君圣主。 可他骗得了世人,却骗不过自己。 所以,当如今朱棣看到这一切时,他的眼眶湿润了,那颗仿佛已经蒙上了尘埃的心,也在这一刻滚烫滚烫。 他知道自家那臭小子是这个世界上罕见能理解他的人。 这从当初那小子不愿意按照他老头子安排的路子去做一个圣主时,他就知道。 自家那臭小子,其实是跟他朱棣以及他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是一路人。 可当如今,他朱棣‘死后’,自家那大孙子即将登基时,看到那小子搞出来的这些东西时,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就当朱棣为了刚刚这一场戏曲而内心百般感慨之时。 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内心当中也是久久无法平静。 是。 或许按照他朱高炽的作法,一旦登基,在那些臣子的眼中,他是一个可以比肩其父甚至其祖的存在。 可正如这舞台上的表演一般,他的‘比肩’,是建立在对这群人残酷的基础上。 这就是现实。 要么,选择安稳,要么就只能动武。 或许他的名声好,是一个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可相比于自己父亲这种皇帝,他少了些东西。 少了些真实,少了些血性,少了些赤子之心。 只是一个坐在那冰冷龙椅上冷冰冰的君主。 相比于皇帝,人皇或许更接近于自己父亲这类人。 一时间,朱高炽的内心有了些惭愧。 甚至都有些不敢去看自己父亲。 或许,当初自己父亲之所以选择朱瞻基那小子做继任之君,而不是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就当这并排坐着的父子俩内心都有些百般感触的时候。 一旁的太子妃张妍,显然并没有他们思考的那么深刻。 此时的太子妃张妍,只是像一个寻常的观众一般,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身为皇室之人。 太子妃张妍就算再不懂事,可她也清楚这些东西。 寻常世人,是很难理解朝廷,理解皇帝用意的。 所以才会突然有了这么一句感慨。 若是天下人都能看到这么一场场的戏曲,或许他们的想法会出现改变吧. 然而。 对于太子妃张妍而言,她所说的只是那么一句简简单单的感慨。 可对于一旁的老头子朱棣以及太子朱高炽而言。 却如同惊雷在耳边响起似的。 “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