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一千道一万,有再多猜想,也不如和汪陶之乱事件的亲历者面对面地了解一番。 …… 重衡走进了赵景裕所在的一间小院儿。 这小院儿是汪陶县衙的一部分,应该是前汪陶令郭迩的下榻之地——虽然占地面积不算大,但此地的墙砖垒得又高又厚,屋内十分保暖。 重衡心中忐忑不安——莫非是赵三公子改了主意,要严惩自己? 此次汪陶之乱,重衡作为汪陶老赵人推举出来的‘指挥官’,算的上是带头作乱了。 若是赵三公子将自己明正典刑,也完全合乎情理。 两名士卒将重衡引到一间房屋外,门口的高栩早已等候多时,冲着重衡遥遥一伸手:“这边请吧。” 重衡心里一横,便大踏步走了进去。 小小的青砖房屋内,被火炭烤得暖融融的——重衡一进门便看见赵景裕懒散地倚在长案后面,面前摆着一壶正在升腾热气的热茶,手里抱着一卷竹简,有一搭无一搭地读着。 重衡冲着赵景裕拱手问礼:“草民重衡,见过三公子。” 赵景裕抬起头来,冲着重衡轻轻颌首,懒散地摆了摆手道:“老前辈一路辛苦了。高栩——为重衡设座。” 面对赵三公子的礼遇,重衡很是意外,但也放下了心——看这位小公子的意思,应该不是抓自己来问罪的。 重衡道了声谢,小心谨慎地跪坐下来,屁股没有挨着脚后跟,而是微微抬起——显得很是恭谨。 相比之下,赵景裕的坐姿实在是惨不忍睹——这位赵三公子盘着腿懒散地靠坐在长案后面,一副惫懒的模样。重衡偷偷打量着这位赵三公子,心说这小公子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公室公子们比起来,坐姿完全不同。 赵景裕还是一贯地直入正题:“重衡,本公子请你过来,是有几件事想要问你。” “公子请问,草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三公子轻轻颌首,沉声问道:“你再与我详细说一说楼烦人主动挑衅一事。” 提起此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重衡看上去义愤填膺,详细地又和赵景裕阐述了一遍。赵三公子听后轻轻颌首,沉吟片刻后问道:“那些遇袭的汪陶人,可还记得那些楼烦人的长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