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断绝诸国合纵之心;第二断绝赵国与楚魏相连之腰;第三重创诸国;第四得城四十余。 这收获已经足够大了,又是赢麻的一年。 目前的收获,足够好好消化一两年了。 再加上前两年的收获,没个三五年,都很难彻底消化掉。 这些年,大秦虽然一直在努力培养管理人才,但是基层有相对能力与素质的官吏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发展的还是太快了,而合格官吏的培养实在是快不起来。 新的城池需要的官吏,大城百余人,乃至数百人,小城也要数十人。 如果基层无法实际掌控,那么即便打下了城池也是弊大于利的。 就像原来的蛇吞象,最多蟒吞象吧。 但是结果是什么? 地方官吏缺编多达一半! 项梁等人,在被通缉的情况下,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意行动,为一县豪杰,明目张胆积蓄力量。 刘邦可以躲在山中,招募人手数百人,声势越发壮大却毫无阻碍。 即便是张良,刺王杀架,全天下追捕,还照样可以逍遥天下。 这已经说明基层极度缺乏人手,毫无基层统治力,已经彻底烂了。 官吏的缺失,使得郡县长官也不得不向地方大族妥协,否则根本就无法治理。 而大秦也不得不倚靠诸国贵族,这都是饮鸩止渴的做法。 这种情况,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对基层的掌控才决定了权力的真正大小。 蛇吞象只会留下种种隐患,既然时间允许,那就没有必要着急。 统治需要一个完善可靠的组织机构,而这一切,都需要人,需要自己人,而人才的培养,真的急不来。 嬴政从最开始就最担心这个,也是为什么有机会就立刻搞出了印刷术造纸术,把书籍卖向天下。 正是因为这个牵扯太多了。 但是即便如此,如今尚且不足十年,以目前的传播速度,加上刻意垄断,如今大秦的基层官吏虽然不是太紧张,但是也容不得浪费,实在是没什么冗余。 毕竟嬴政对于权力是毫不退让的,必须全部坚决掌握。 皇权不下乡?扯淡! 大秦所有控制的土地,且不说郡县,也不说乡镇还有三老,即便再往下的亭都有亭长,亭再往下的里,也有里正。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必须控制的死死的! 打天下易,坐天下难,万万急不来。 一时的隐忍,为的是真正长久的未来。 为的是真正的确切的,完全的统治。 吃到肚子里不难,难的是能不能消化掉,若是消化不了,要么难受不得不吐出来,要么积在肚子里,都是祸患,还不如不吃。 也正因如此,吞并战争会显得有些慢,但是这是为了真正可以彻底消化,为了不留后患,而且还是大患。 嬴政不急,他又不需要和时间赛跑。 当然,今年这些事的余味还没完呢,赵国在燕国抢的秦国的城池,别以为这事儿完了,只是暂时不想再逼迫,等明年还有的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