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三试-《重生娱乐圈里的弄潮儿》


    第(2/3)页

    景轩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老师们仿佛看到。

    凛冽的寒风中,一个蓝布衣服的老人正迎面走来,肩上扛着一根稻草杆子,上面插满红艳艳的冰糖葫芦...

    桥杉从包里取了十块钱递给景轩:“大爷,来串冰糖葫芦!”

    景轩比划着,从垛子上取了一串递给桥杉,然后又多了个掏口袋的动作,颤巍巍的打开手绢,又把零钱找给了他。

    桥杉拿着并不存在的冰糖葫芦一口咬下一颗,道:“老爷子,你做这冰糖葫芦的手艺好,入口酥脆,而且不黏牙,又酸又甜,味道真好!”

    景轩听桥杉这么说,显得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这是糖熬得好,熬糖关键是熬糖的火候。欠火,糖出沫子,蘸出的葫芦成糊状,外表不透亮;过火,糖色重,入口稍带苦味,不受吃。熬糖要用铜锅,紫铜锅最好,以保证糖的颜色清亮不浑。”

    桥杉饶有兴致地道:“没想到这熬糖还有这么多讲究!”

    景轩见他感兴趣,就讲了起来:“不要看这冰糖葫芦是个小物件,做冰糖葫芦也讲究技巧,行家里手做出的冰糖葫芦干净漂亮,晶莹剔透,入口酥脆,不粘牙,掉在地上也不粘沙。熬糖、滚糖都是手艺活儿。”

    “手艺高超的师傅一斤糖能蘸出三十多串儿糖葫芦儿来。蘸好糖的葫芦儿拿出来,在板子上用力摔一下,啪的一声,放那晾着。凉了以后,冰糖葫芦儿的一边儿会有一个晶亮透明的大糖片儿,非常漂亮。”

    桥杉笑着道:“你老人家果然是行家,做冰糖葫芦有些年头了吧?”

    “今年已经六十了,卖冰糖葫芦有三十多年了!”

    景轩只有19岁,但老师们却仿佛看到,终日劳作岁月沧桑的老人脸上刻下的无数痕迹,不过他依然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桥杉微微点点,笑着问道:“大爷,不知道您卖冰糖葫芦一天大概能挣多少钱?”

    “一杆子大概有150串,大的2元一串,小的1元一串,卖得好一天下来有一百来块钱。”

    桥杉小心问道:“大爷,这卖冰糖葫芦也不挣钱,你都这岁数了,干嘛还受这份儿累啊?在家享清福多好!”

    景轩笑着摇摇头道:“卖了几十年都已经习惯了,一闲着心里空落落的。

    这冰糖葫芦是传统老行当,年轻人已失去了对它的兴趣。

    我的两个孩子,他们不干这个,这个东西不养老,不养小,太吃苦了!

    你不知道,这么一杆冰糖葫芦要做两三个小时,天天等着卖,他们哪有这个耐心!”

    随即又感叹道:“他们现在整天忙忙忙,忙得连看孙女的时间都没有,这不,还让我替他们看孩子,我就带孙女出来转转!”

    桥杉上前摸了摸王稚的头:“这是你家孙女呀,咋这么可爱了!”

    “讨厌啦,别摸我的头!”

    “咳咳”这时一阵寒风吹来,景轩打了个寒颤,尔后剧烈的咳嗽起来!

    “哎吆,大爷,您没事吧!”

    “没事,就是这两天降温,可能有点着凉!”

    “那,大爷,我看您还是早点回家休息吧!”

    “没事,没事,没多大事!我把它们都卖完了再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