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天津宪银-《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第(2/3)页

    “你就往下说。”

    “好。”

    王承恩点了点头,离他更近一分,“所以老奴看来您对他不放宽容一点,把他树立成一个典型,让天下人都明白,放下屠刀为时未晚的道理。”

    “还有呢?”

    他的话有点意思,朱由检已经开始掐着手盘算起来。

    “反倒是对于他的手下,那些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的人,您可以使用一些苛刑俊法,让所有年轻人都意识到这是一条死路,那么他们也就会心生畏惧,从而不敢接触!”

    “说得好!”

    听完他的见解,朱由检高兴了,“王大伴,你还真是朕的智囊,今天这这番话有礼有节,朕记住了。这件事就按照你说的办,等到时候你草拟圣旨,直接按照这个思路往下写就行。”

    “主子爷谬赞了,老奴都记在心里。”王承恩说着略作欠身,以示谢恩。

    朱由检点了点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好了,这事情暂时这么定下,章青那边估计很快也会有消息,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到时要看看夏杰这老家伙还有什么道道!”

    “对了,你知道天津的宪银什么时候送到吗?”

    这类事情王承恩早就烂熟于心,微微一笑,脱口作答,“回您的话,要是不出意外,十天之后就会运到,而且这一次宪银一世,完全都是周延儒相爷一手操办的,他送来的书信中写,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愿最好是这样。”

    朱由检现在一听到周延儒的名字,就不由一个头两个大,也不知道她到底是真的傻,还是怎么回事结党上瘾,连乡党都不肯放过,这种人还能要吗?

    ……

    天津城,巡抚衙门!

    翟凤翀虽然是天津巡抚,但是随着周延儒到来之后,他就从来都没有出过门,一直闭门不出。

    但是今天不行了,他这个巡抚必须要出面才行,因为今天是周延儒打开藩库调拨银两的日子。

    所谓“宪银”,实际上是全国各地春秋两季分别要向京师解送的库存银子。

    其实说是这样说,简单一点讲,就是左右到右手,从地方运送到中央,之后再由中央分达到各地方上使用。

    莫以为这样做只是瞎折腾,其实朝廷这种立法的最重要目的,还是对于各地藩库的监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