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下午,夏尔马家神恩香皂的事,越传越广,周遭数个镇子的居民都来了。 许多从孟买、德里等外地来的信徒,更是在巴塞尔镇逗留,打算多求几块香皂,带给亲人。 还有人干脆打电话给七大姑八大姨,让他们速速赶来巴塞尔镇。 总之,香皂引发的狂热愈演愈烈。 当《印度快报》的首席记者苏赫尼来到巴塞尔镇的时候,也被神庙外汇聚的人山人海给震惊到了。 他是从斋普尔的拉贾斯坦时报主编那里得到的消息。 得知拉维又弄出了大新闻,他直接早上五点就让司机开车赶过来。 下车后,苏赫尼第一件事,从获得了阿育吠陀香皂的信徒那里,花了两百卢比,高价将香皂购买了过来。 在全方位研究了这阿育吠陀香皂之后,苏赫尼的反应比阿肖克妮和米拉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作为一个资深记者,接触政坛商要,看得更远也更深。 他如何不知道,这小小香皂背后可能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宗教影响力? 苏赫尼此刻,对拉维感到深深的敬佩与震撼。 在他心里,拉维的形象变得愈发深不可测。 “去,向总社长申请,把报社克扣的那部分善款,全都打过来,立刻!” 苏赫尼跟自己的实习助理说道。 “是。” 苏赫尼吩咐完,开始寻找合适的信徒开始采访。 他知道现在拉维和潘迪特肯定很忙,没必要这个时候去打扰拉维。 …… 到了傍晚,拉维和潘迪特终于结束了今日的“赐福”。 经历了一天一夜的发酵,明显信徒的热情和人数又上了一个台阶。 “父亲,我估计巴尔拉姆他们也快坐不住了。” 主殿里,拉维一边收拾着祭器,一边跟潘迪特道。 “差不多,应该明天或者后天,他们就要联合起来上门施压了。” 潘迪特看了眼神庙外黑压压望眼欲穿的人群,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