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第591章 孔子觉得专业对口-《孔门学渣》


    第(3/3)页

    “谢季大夫!谢谢!”孔子感动得又接连磕了几个头。

    “我已经听说了!你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学生,都已经出来做工了,雇主都很满意。比如说!东城那个谁?他家不是在城里开了一间货栈?是不是?他儿子就是在你的私学里学的算数。回去后!他把家里的账目算得很清楚,他爹很满意。我还听说!他把欠下的学费都交了!是不是?”

    季平子说着,朝着孔子看着。

    孔子跪在那里,感激流涕。

    不是季平子讨好他或者是奉承他、夸奖他,而是事实!从他的私学毕业的第一批学生,一个个都是实用人才。不仅算数好,在人品方面,也都不差。真的!一个个知书达礼!

    自从办学到现在,孔子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得到名人、最高权威者的评价。而且!是肯定!

    不是他爱虚荣,而是!这才是对他应有的、客观、公正地评价。

    真的!有了季平子的评价,得到季平子的肯定,他觉得他这么做是值得的。

    他办私学本来就不是为了钱!或者说!不仅仅是为了钱!也一样不是为了利和名声!而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做人的一种责任。

    “你知道么?你办私学,我们为什么都没有去找你收取赋税?”

    也不等孔子回答,季平子又说道:“我们不仅仅是看见了,你办私学没有挣到钱,更主要是!你办私学不是为了钱!你办私学是为了普及教育。所以!我和其他人商量了之后,就招呼下去了,不去你的私学收取赋税!……”

    按照鲁国赋税法的规定,你开办私学不管你挣钱不挣钱,都是要收取赋税的。

    可孔子自从办私学以来,就没有人来找他收取赋税。

    原来!不是别人没有想到他,而是!季平子等人招呼下去了,下面收取赋税的人才没有敢过来。

    要是上头没有人撑腰,下面的官员怎么可能不来收取赋税呢?要知道!这是一项收入啊!收取赋税后,上缴一定比例给国家,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上面要是没有人招呼,他们不收取赋税才怪?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