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谢!谢谢!”曾参赶紧给大家弯腰行了一个大礼,客套几句后,就回了房间。 孔子见曾参进来了,赶紧把竹简放下,朝着他看着。 刚才!他的心情显得很激动。为了掩饰自己,才拿起竹简看起来。其实!他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心猿意马,心思不知跑哪里去了? 面前的曾参,在他的记忆中应该比曾点还要聪明。可以说!跟颜回有得一拼。更甚至!比颜回更聪明。只是!这个曾参,跟他爹曾点一样,很活泼、调皮。以前的时候!很少在他身边。 尽管!当年曾点亲自把他送过来的,并且当面交待,让其服侍先生。可小孩子多少有时是不听话的,人家在你身边的时候,就很听话,服侍你也很到位。可人家调皮啊?调皮的人总归能够找到离开你的理由。 曾参不像颜回,颜回老实听话,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不赶他走他都不会走的。而曾参就不一样!人家调皮得很,听话一段时间后就能找到离开的理由。 所以!曾参虽然在孔子身边呆过,可时间并不是太长。 就那么回事!在你身边的时候,人家就是个乖孩子。离开了!他是什么人你都不知道。 不过!以孔子看人的眼光,知道曾参不是那种两面性的人。不是那种在他面前乖巧、听话,换到别人面前就变成坏蛋。不是!曾参本性不坏。这不是?人家还是个娃啊?调皮、活泼好动而已。 曾子!公元前435年――公元前505年人。名参(she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 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十六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得孔子真传。颜回病故后,曾参成为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论语?里仁》篇记载: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曾参的到来,让孔子觉得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自从颜回死后,孔子一度觉得: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人,除了颜回之外,可能没有第二人。因此!让孔子很难过。 他不想自己的学说思想被人误解,可要是没有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那么!被人误解的可能性就大了。 在他的所有学生当中,除了颜回之外,还能有谁呢? 左思右想中他想到了曾参,可曾参并不在他身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