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先生说:国家也要修身!” “是!” “所以说!你这种编排很好。” “谢谢!” “再接下来!这一段又是你先生说的。你先生在说了国家也要‘修身’之后,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不是?” “是!” “那你是怎么解读呢?” “先生说!”曾参道:“先生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还有业余时间的话,要去学习知识。及时给自己补充新知识。” “好!”乐歌说道:“你先生教导的这些,都是做人之道、处世之道,金玉良言啊!” “这句话没有毛病?”曾参怀疑地问道。 心想:你就是喜欢挑刺,怎么?这句话你挑不出刺来了? “接下来!是子夏说的一段话!你怎么把子夏编排在子贡的前面了?”乐歌不解地问道。 “这个?”曾参想了一下答道:“子夏的才学我们都很佩服,子贡也服他。所以!我们都很尊重他。”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据说!他的一个学生后来加入墨家,成为墨家的重要人物。可见!子夏的学说思想跟孔子的学说思想是大有不同的。 “哦?”乐歌这才说道:“我虽然不认识他,可我听说?他跟你们的理解有些不同,好像跟我们道家相近。但是!又不是道家学说思想!总之!他是想另外自创一门学说门派吧?” “不!”曾参辩解道:“他的见解是很独特,比较现实。但是!他自己都承认:他是在先生的学说思想基础上的创新和延伸!先生的学说思想才是他信仰的,所以他跟我们一起守墓,尽弟子之礼。” “哦?” “其实!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是经常抬杠、争论的,不相上下!”曾参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