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曾参笑着应道。 心想:终于有了一个开始!终于把“学而篇”定稿了! “喝茶!”乐歌开玩笑似的招呼道。 微儿去方勤那边了,一直没有回来。很有可能?带着小燕跟方勤一起去乡下子思的家看子思。 乐歌与曾参两人谈得很投机,几乎忘记了时间和饥饿。再则贵族体质的人,不那么饥饿。只有穷人、没有油水的人、干苦力的人,才饥饿得很快。文人、不缺肉食的人,是不知道饥饿的。 曾参也没有客气,喝了茶水。然后!给乐歌乐伯伯倒满茶水。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说话,作总结发言。 “乐伯伯!我是这么想的,所以就这么编排的!先生是教书先生,是开私学的。所以!把‘学’放在第一位。而先生的学,虽然是按照周朝的教学大纲而进行的。但是!先生的教学,是有偏重面的!。” “说!”乐歌应和道。 “先生不仅是一个教书先生,他还是一个思想家。所以!他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周朝教学大纲上面规定的‘六艺’,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内容。那就是!先生的品德教育、思想观点方面的教育!” “好!继续往下说!” “因此!我就这么编排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学习的两种方法:一!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二!学会社会实践。交朋友是不是社会实践,是不是从社会上学习新鲜知识?” “好!”乐歌跟个啦啦队员似的,叫好道。 “再由君子说起,然后引申开来。先生教导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然后!有子说!我就不说原文了!有子的语意中透露了‘孝悌’、‘仁’。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内容,先生的教学内容。” “好!还有呢?” “有子在前面说,先生在后面答,形成《论语》。” “继续说!” “先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谈的是仁!接下来!就是我说的!我说如果‘修身’。先生接着说:国家也在修身!因此!扩大了内容。先生接着说的是:具体个人修身。先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嗯!” “我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从而引发大家的争论,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好!” “因此!就有了子禽和子贡的对话!” “他们是什么说的?”乐歌就跟相声演员一样,配合道。 “子禽说先生如何如何,然后由子贡解释。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好!继续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