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第868章 孔子谈仁(1)-《孔门学渣》


    第(3/3)页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君子心里装的是道德,想着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违背律法规定。小人心里装的是乡土,想着如何做一个得到周围人认可的人;君子心里装的是法制,带头遵守,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小人心里装的是恩惠,算计着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恩惠。”

    “好!说得好!”乐歌叫好道。

    “先生在这里讲的是: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讲的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嗯!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原因就在这里!看问题还是很清楚的。看人还是很清楚的。”乐歌赞叹道。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什么意思?”

    曾参应道:“先生说:以追求利益为目的,而不讲仁德,就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这话也说对了!往下说!”乐歌应道。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什么意思?”

    曾参翻译道:“先生说:把礼让当作国家的律法,以此去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那还会有人不讲‘礼’呢?不把礼让当作国家的律法,不去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还有多少人懂得‘礼’呢?”

    “是这个理!”乐歌应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想让君王把“礼”作为律法,以国家的力量去推而广之,用于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懂得礼数,约束人们的不规范行为,推进人类早日走进文明。”

    “这是他的理想世界,没有看清现实!君王会答应他么?”乐歌叹息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