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第876章 不耻下问-《孔门学渣》


    第(2/3)页

    曾参苦笑了一下,解读道:“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耳濡目染就能够体会得到;可老师讲授的关于人性的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通过耳濡目染是不能够体会得到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需要有举一反三的灵性。”

    “表面上看,是个马屁精,拍的是马屁。可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所以说!子贡能混!人家这马屁拍的,恰到好处!”乐歌笑道。

    不得不说,子贡的马屁拍的,很到位。

    曾参应道:“在子贡看来,先生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要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嗯!”乐歌点头哼了一声,说道:“继续往下面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释道:“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后,有急不可待的心情想去实践一下。但他还是没有立即去实践,惟恐又没有听到更多新的道理。”

    “呵呵呵!你们都笑子路笨么?还是说子路的好学精神?”乐歌笑道。

    “没有!乐伯伯!我没有贬低子路的意思!这是事实!子路很好学,自从跟随先生后,他就一直在努力地改变自己!这是事实!”

    “子路是猎户出生,脾气暴躁,有股野性。自从跟随孔子后,他也想做一个懂事的文化人!所以!他比别人都努力!”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我听我爹他们说过:以前在学堂里,我爹是学霸。可自从子路来了之后,他就是学霸了,把我爹给压下去了!”

    “哈哈哈!”乐歌听了,大笑。

    曾参继续往下读《论语》: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答道:“子贡问道:为什么会给卫国大夫孔圉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孔圉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称他为孔文子!”

    “哦?”乐歌应道。然后问道:“自从‘朽木不可雕’之后,你编排的这些,都是在讲学习!是不是?”

    “然!乐伯伯!”曾参应道。

    “好!”

    “谢谢乐伯伯!”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u),“文”是谥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