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第906章 席不正不坐-《孔门学渣》


    第(2/3)页

    曾参争辩道:“先生说!就算流于形式,也要这么做。”

    “当流于形式之后,明智者就会放弃。明智者放弃了,其他人也跟着放弃。所以!没有意义!因此!没有必须这么做。”

    “那?”曾参问道:“能不能有更好地办法呢?”

    乐歌想了想,说道:“偶尔祭祀一下,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祭祀一下就可以了。”

    “什么是偶尔、特殊情况?”曾参追问道。

    “也就是!”乐歌想了想,解释道:“比如说!看见别人生活艰难,或者是想起死去的长辈什么人了,我们来祭祀下。这就是:偶尔祭祀一下。”

    “那么?什么是特殊情况呢?”曾参继续追问道。

    “比如说!死者的周年、祭日、生日或者什么有纪念意义的时候,祭祀下是可以的!流于形式主义,就没有意思了!”

    “哦?”曾参应了一声。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席不正,不坐。

    “什么意思?”乐歌看着曾参,笑道:“你先生的规矩真多!还好!我乐歌没有跟他多长时间。要不然!我会气死的!”

    “那你也会把先生给气死的!”曾参看着乐歌,很认真地说道。

    “是!”乐歌摇头苦笑着承认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席子放得不端正,不要坐,放正了再坐。”

    “为什么?”

    曾参解释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注意细节,从细节做起!再则!席子放得不端正,不仅是表示主人的不认真,也是对你的不礼貌!所以!不能坐,一定要放正后再坐。还有!你要是坐了,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许?别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呢?是不是?”

    “也许是别人故意这样,让你难堪!”乐歌道。

    “嗯!”曾参应道:“所以!‘席不正,不坐’。等到下人把席位摆正了,再坐下去。”

    “有时!别人故意这样,没有把席位放正。你要是坐了,也许主人会找茬杀了下人,让你尴尬、难堪。”

    “是!”曾参应道:“所以!‘席不正,不坐’。”

    “可你先生说这话,主要是从周礼的角度来讲的吧?而不是社会现实中你争我斗的角度!他看问题往往看的是表面,很教条地那种!”乐歌道。

    “乐伯伯?”曾参听了,又很不满。

    其实!孔子就是从礼的角度来说这句“席不正不坐”。而不是从尔虞我诈的角度。曾参把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是从周礼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孔子形象的角度来角度的。孔子平时,就是按照这些标准来举止人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