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是!先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过官瘾。而是!为了传道!”曾参道。 “好!我听清楚了!好!继续!继续往下读文!”乐歌点头道。 “是!乐伯伯!”曾参很愉快地答应道。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先生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知识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吃亏上当;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容易发生错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放。” “什么意思?在调教子路?没有这么简单吧?”乐歌问道。 “是!”曾参应道。 “是不是你先生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是指他要去做官的不理解而作出的解释?是在重申他的改变!他为什么会改变?是不是?”乐歌追问道。 “也算是吧!”曾参应道:“先生在这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好像是在表达什么?表达他的改变!他是因为学习才改变的。因此!才有了去当官的想法。不!是去给那些人当官的想法。其实!不仅仅如此,一定要给那些人当官。而是!机会难得,先生不想错过!” “嗯!好!”乐歌应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曾参感谢道。 “继续往下读文!”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