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在御前表现的很忠心的藩王都在接下来被封到比较好的地方。 比如赵王朱厚煜和郑王朱厚烷就被分到了大明在倭地关东的直统区。 朱厚烷这天策马带着自己从退伍军士中招募组建的三千护卫和家人登上了富士山,而穿行在樱花道中。 “陛下没有骗我们,这里果然没有那么偏僻。” 朱厚烷为此也在驻马歇息时,笑着说了起来。 朱厚煜世子朱载壐也在这时过来说道:“父王,说不准是因为您那日表现的忠诚,才让我们郑藩可以有个好去处。” 朱厚烷点首:“有理,可惜你兄长载堉执意不要世子位,而要留在京师研学,不然,我们一家人完全可以一起将这里变成汉家之地!” “但这里没有那么多音律大家,所以,兄长肯定是不喜欢的。” 朱载壐说道。 “是啊,听说赵王所封之地原是倭人京都,那里倒是有不少懂音律的倭人。” 朱厚烷说着就对自己新收到一内宦吩咐道: “竹千代,去弹一首我教你的琴,孤要在这里伴着琴声赏花。” 这竹千代就是后世的德川家康,但因为松平广忠发动战争,所以其势力在被明军镇压后,其家人也就被处置,要么去北方挖矿,要么就变成阉人留下来作为官奴等着被发配到宗亲家做事。 竹千代选择了后者,且也就成了郑王府的家奴。 而竹千代天资聪颖,学习汉文与诸般汉地艺术最快,也就很讨郑王朱厚烷的喜欢。 “遵旨!” 竹千代答应一声,就果断去取了琴来。 一时,在缤纷而落的樱花雨中,曼妙的琴声响起,郑王感觉仿佛回到了河南,哪个让他依旧不能忘记的地方。 毕竟他从小在那里长大,他的父母也依旧还葬在那里。 外迁藩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要完成这项工程,非一年两年的功夫。 甚至即便是到了嘉靖四十年的时候,也没有彻底完成。 因为朱厚熜自己的几个皇子还没出外就藩。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量藩王外迁后,大明本土百姓生活的更好的效果就显现了出来。 首先,官府可以把花在藩王上的财力,更多用在民生建设、科技研发和补助贫弱上了。 其次,民众也不用担心因为宗室子弟和宗室王亲仗着身份特殊在市井中称王称霸了,官府也更好管,使得民间更加秩序井然,市场更加繁荣了不少。 最后,宗藩的外迁,让国内权贵阶层的消费规模进一步缩小,大量文化艺术工作者与手工艺品的制造者,开始不得不进一步让自己的作品大众化、平民化,有的甚至主动开始工业化生产,而不再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使得平民经济更加繁荣。 真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河南的平民季有德本是崇王王庄的佃户,现在的他已经成了这里的农户,而不用再交租子给王府,而是改交税赋给朝廷。 对于他而言,这方面的变化自然不大。 但好在他不用再承担王府的差役。 因为以前他是王府佃户的时候,会因为王府强行要他还要承担相应王府的差役,而颇为辛苦。 现在的他不用这么辛苦,剩下的劳动力还能去大户家打短工挣些额外的收入。 这让他得以在自己的孩子接受三年平民教育后,有财力继续送其读书。 “汝阳地界没了宗室王亲就是好啊!” 季有德为此在路过的崇王府时,还为此感叹了一句,且也因为崇王府再也没有凶神恶煞一般的王府家奴,而得以放心大胆挑着蔬菜粮食从这里走了过去,而高声喊道:“卖新鲜的菜喽!” 而季有德喊着喊着就听见了前方的朗朗读书声。 他为此不禁会心一笑。 因为他的孩子就在里面读书。 在这以前,他是不敢想象的,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和地主大户家的孩子一起在公立的书院内读书。 当然,这些地主大户们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 不过,他们现在也只能接受这种结果。 要不然,他们就只能也跟着外迁出去。 事实上,许多士绅也的确在往外迁走。 有朝臣为此向朱厚熜反映,说担心这样会让人才大量流失,让将来经学名家出现在海外,而使本土文化反而不及外面藩地发达。 朱厚熜对此不以为然。 他觉得只要加大教育投入,就不用担心人才流失。 而且,他还巴不得这些所谓的文化精英真能走出去,向传教士一样,也能传播文明于各地。 但其实,据朱厚熜让锦衣卫调查所知,出去的士绅很多并不热衷于宣传圣贤之道,而是热衷于用法家之术管理当地百姓。 因为这些士绅像在国内一样,把山林湖泊封禁起来,以各种名义,要么说是官产,要么是变成了自己的私产,而迫使当地的人只能种田。 本来像吕宋这些热带地区,天热可食的淀粉作物不少,香蕉更是多产的很,使得当地土人只要欲望不高,都能过的很轻松,也就都比较懒散,但因为官僚士绅的刻意垄断,让这些成了食物成了稀缺资源,这些土人也就被逼着勤快起来,敢想通过暴力夺资源的自然被血腥镇压。 于是,大多数当地土人就不得不收起了散漫的性子,变成了勤劳肯干的佃户与长工。 而士绅们也满意地吃着租子,过着吟风弄月的悠闲生活,对于宣传教化的事,反而还不如在国内积极,最多立几个文社组织一些曲水流觞的活动,而文社成员也只限于阶层内部。 不只是士绅,连朱厚熜外迁出去的藩王也大多如此,官僚中大多也只积极于和当地士绅一起合作管理当地庶民,对外部开拓的事不怎么积极。 朱厚熜知道文明扩张的事,还得靠他这个拥有最高统治权的皇帝,指望大明的地主精英阶层自发向外扩招基本不可能。 所以,朱厚熜只得自己在嘉靖四十五年下旨组建武装船队下南洋和下西洋,先是收复了满剌加,然后又发现了澳洲大陆,在澳洲大陆建造了新的铁矿厂。 接着,在嘉靖五十年,朱厚熜又派出大型武装船队以吕宋为起点,顺着洋流去了美洲,在美洲驱赶了西方人,建立了大明的皇明直统区。 再澳洲和美洲开发成熟后,朱厚熜就把自己的皇子分封了过去,且因为这些地方离大明更加遥远,也就给他们的护卫增加到了三卫。 而朱厚熜自己则在嘉靖六十年禅位给了太子朱载坖。 五十七岁的太子朱载坖即位后,年迈的朱厚熜安心的过起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在朱厚熜禅位前夕,嘉靖王朝确实让中华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宏观来看是疆域远跨万里,北至北冰洋,南达大洋洲,东到美洲,西至印度洋,户籍人口也在数十年间达到了五万万之多,微观来看,在本土的一普通百姓也基本上住上了砖瓦房,户户用图画、插花、雕塑装饰着自己的家,可谓家家都很漂亮。 为此,海瑞在为太上皇朱厚熜写百岁贺本时,特地在贺本中用“嘉靖嘉靖、家家皆景”来形容这位太上皇的功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