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烙印-《调香》


    第(2/3)页

    之前是没解药,伤口一直腐烂不愈,才连续蹦了两次,毒解了,不到三天,黎君左臂伤口便结了痂,青绿之色隐隐退去,黎君甚至能试着抬起左臂了。

    食髓知味,伤明显好了,可黎君却赖在了白府,索性让秦健把黎记的账目文书都搬了过来,明晃晃地霸占了穆婉秋的卧室,毫无愧色地把她撵到东次间。

    给黎君系好束带,穆婉秋抬起头,看着他悠然地伸着胳膊任自己伺候,不觉有些气苦,怀疑自己是不是引狼入室,心里暗暗后悔那日不该头脑发热就这么把他接进白府。

    现在她才知道叫请神容易送神难。

    “那个……”整理好衣物,穆婉秋开口想问他是不是该搬回去了,对上他苍白憔悴的一张脸,心里又有些不忍,话到嘴边又改口道,“……黎大哥失血过多,伤还没好,晚上再不许熬的那么晚,仔细累伤了身子再养不回来。”唠叨的模样就像个小媳妇。

    黎君很受用,心里暖暖的,“……我哪有那么娇气,不把脸色搞成这样,你早撵我走了吧?无错不少字”心里想着,嘴上却满满的无奈,半真半假道,“黎记正处于生死攸关之计,我松懈不得啊。” 话题一转,“幸亏阿秋照顾细心,否则,我怕是真挺不过来呢……”虽不会厨艺,穆婉秋却为他专门聘了个厨子,又不知从哪得的配方,每日变着花样给他做药膳。

    这么好的待遇,任谁也不想走。

    上好的药膳加上每日运功疗伤,几日下来,除了气血还虚着,黎君身体早好的七七八八了,为了泡病号,他便故意用内功把脸色变得惨不忍睹,大秀可怜,为自己谋福利。

    印象中黎君总是悠然的,好似天大的事到他面前,只谈笑间便处理了,穆婉秋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这么无奈的语气,想起黎家面临的困境,又想起他连续两次血蹦,暗叹一声,“……放在常人,怕是早倒下了,他这是硬撑啊,罢了,檀香院里总没有魏氏这么高明的药膳配方,就让他在这养着吧……”

    如果说他是一颗常青松,那么,她就是缠绕其上的菟丝花,命运相连,息息相关,只有他好了,她才能活的更好,现在替他疗伤养伤,也是为她自己着想,穆婉秋心里正安慰着自己,一阵敲门声传来,秦健抱了个紫檀木雕花黑漆盒走进来,一眼瞧见穆婉秋正小媳妇似的伺候黎君更衣,就冲他嘿嘿地笑。

    被黎君一眼瞪回来,他忙将手里的雕花黑漆盒晃了晃,“这是公子要的古穆游记……”回身放到案头。

    古穆游记?

    穆婉秋眼前一亮。

    魏氏一生未嫁,唯对调香痴迷,终生以香为伴,为收集奇香,她曾遍游天下,耗费一生心血所著的两本书之一魏氏香料大全中阐述香料产地的同时就对大周各地名山胜景多有描述,尤其提到古穆游记,魏氏说,“……古穆游记真实记录了大周各地的风情人貌,地理物志,是一本大周人不得不看的好书,尤其对有志于调香者,更有助于其对香道的领悟……”曾经读到这段话时,穆婉秋就对这本古穆游记非常的渴慕,还在一边批注,“……他日富贵,愿千金求索。”

    可惜,这以后虽然有钱了,她却抽不出人手心力去收集,更何况,像这种奇书,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是古穆的真迹吗?”无错不跳字。穆婉秋欣喜地问,“黎大哥从哪得的?”对于古穆游记,市面上多有拓本,但内容残缺,不如古穆先生的真迹叙述的详实。

    “……是真迹,是这次去乌厥山途中偶然间发现的。”黎君点点头,对上穆婉秋闪闪放光的眼,他别样的开心,因为看到她在魏氏香料大全里的批注,那日偶然发现这本书,他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今日让秦健拿来,也是给她看,只是,他可不想让她知道这些,“……这本游记详实地阐述了大周各地的风情人貌,多了解些,有助于对黎记香品结构的规划调整……”几句话说的冠冕堂皇,他发现,他不能让穆婉秋知道他很在意她。

    知道了他对她的纵容,这小丫头太会欺负人。

    “也是,了解各地不同的风情,就可以针对性调些有特色的香品,一定稳赚……”穆婉秋了然地点点头,“……黎大哥能先借我看看吗?”无错不跳字。又补了句,“几天就行……”她发现这位黎大公子越来越不如以前好说话了。

    “这……”黎君面露为难之色,“阿秋喜欢就一起看吧……”转身坐到椅子上,伸手揽过秦健放到案头的雕花漆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