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路上的风景人物也让贺六浑感叹不已。一千多里的路程,见识了太原盆地平原的浩荡,也有吕梁山区的险峻。跨过了王屋山,就是这次旅程的终点洛阳了。 只要到了河南之后,就知道得中原者得天下了。战国末期,秦制定统一六国战略时,战略家向秦王献策:“韩国、魏国地处中国的中心,大王您如果想要称霸天下,必须先占据这个中心地带。” 再看看历史,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的村庄,让贺六浑一行知道自己的渺小。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庄稼,那是多少的财富啊!中原地处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产粮基地。而且人口稠密,财富集中。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巨大的财富基础再加上充足的兵员,这才是王道。 也只有走进洛阳,才知道北朝迁都的必要性。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不到这里定都,怎么可能在那个穷乡僻廊啊。 但是贺六浑心里还是有一道阴影,那就是百姓还是太苦了。路途中,多次休息是在村社,只有走进这些茅房土房,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家徒四壁。那就是除了一口灶,一张炕,什么都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是形容这样的生活。最可怕的是没有余粮,几乎老百姓都是算着日子过生活。而且口粮里面大量的掺杂野菜和树叶!这样的人家,是基本上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下粮仓?从老农的嘴里,会知道税负有多重,徭役有多频繁。更知道鲜卑族的管理者,那是极尽压榨。按淡然大师的说法,不出来入世修行,怎知道民间疾苦。这一路,贺六浑是真的什么都看见了,更让自己感觉到重重的压力。 经过晋城建兴驿时,贺六浑在此对着几个兄弟概叹,如果真的是我来守护这个世界,那就每次经过这里,都来一场大雨吧。话音未落,狂风就起,云雾升腾,且有雷声相随。一场暴雨把一群不知所措的人淋的浑身透湿。兄弟们就这样傻傻的看着贺六浑,直到贺六浑自己掌嘴,说好的不灵坏的灵,才哈哈了事。独孤信更是傻子一样,彻底死心塌地。 不过,花弧倒是表情怪怪的,特别是到了河南以后。贺六浑看见她经常靠过来想说什么,然后欲言又止。反复几次之后,就主动问怎么回事。扭扭捏捏半天,终于说出来了! 原来花弧也想家了!她的老家离开洛阳不远,就在600里外的虞县。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