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海境之秘(上)-《镜湖惊涛》


    第(3/3)页

    那是一处池子,池中水从山壁中流出,正是山泉水,池底有个小排水口,山泉水亦不知流向何处。池中还有几条不大不小的鱼摆动着尾巴游来游去,当年宁无书初来此处时,便曾对这几只小鱼生疑,心想在这封闭的山体中,怎么可能会有小鱼一直存活下来?它们吃什么?

    那时的宁无书心怀疑问,但如今她走到池子边上时,低头去看那小鱼,却是一眼便发现了,这并不是真的鱼,而是……机关术所制成的鱼。她伸出手从池中捞出一条小鱼,只觉得入手极轻,果然是用特殊木料所制成的鱼,当此鱼离开水后,尾巴便不再摆动,原来这种机关小鱼便是借着山泉水流动时的力量驱动其鱼尾,从而缓缓游动。

    宁无书知道,轩辕和鸾不会无缘无故在池子里放入这么几条工艺精良的机关小鱼,当年她教导自己时曾说过,布置机关,不可有一处多余之手笔,因为下手越多越杂、就越容易出错。但同样,布置机关时,要出其不意,哪怕将自己的机关置于他人眼皮底下,他人也未必能看得出来这是个机关。

    因此,宁无书相信轩辕和鸾往这池子里放这几条机关小鱼,必然不是单单为了好看的。她伸出手,将池中的机关小鱼一条条捞了出来,摆在地上。失去水流驱动后,这些小鱼停止了动作,静静地躺在泥土草地上。

    这水池的方位正是当初轩辕和鸾所述楚方瑜闭关处的方位,那么她在这里搞了一个水池,里头放了这么几只机关小鱼,是何用意?宁无书轻轻笑了一下,面对这几条机关小鱼,她有了一种当年轩辕和鸾考校她时候的感觉,于是她搓了搓手,捡起一条机关小鱼,手速飞快如电,将机关小鱼拆解了开来。

    果不其然,其中一只机关小鱼体内有所不同,并不只是简单的机关齿轮,而是藏着一枚小小的石钥匙。宁无书露出一抹笑容,心道,轩辕姐姐果然是对楚方瑜前辈很上心,当年前辈一个闭关的山洞,都值得轩辕和鸾花这么多心思。

    有了这枚石制的钥匙,宁无书很快根据钥匙的形态在一旁的山壁上找到了符合钥匙形态的小孔洞,她将钥匙插进孔洞中,轻轻一扭。

    一阵并不响的轰然声传来,只见宁无书插入钥匙的山壁慢慢裂开了一道缝,随后变成了一道石门,自行打开了。宁无书伸手去摸那石门的边缘,只见这边缘光滑无比,有如镜面一般,在这机关打开之前,石门衔接处可谓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痕迹,哪怕宁无书这般目力也发现不了端倪,可见早在千年之前,工人的匠艺就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从石门朝里望去,由于没有光线,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条往下的石阶梯,而宁无书耳朵微动,听见了从阶梯那一头传来的潺潺水声。

    “果然如阿决所说,从镜湖里可以找到通向山洞的路径。”宁无书随手做了个火把点着,举着火把沿着石阶一路走了下去。石阶并不长,那山洞本也不是什么密室,只不过是曾经楚方瑜丹田尽毁、内力全失时闭关造出五湖四海之法的地方,而轩辕和鸾为了纪念楚方瑜那涅槃重生的一段时间,才将“小山谷”这座巨大的陵墓与那山洞连在了一起,也算是留存了一个楚方瑜在这世上存在过的痕迹。

    石阶的尽头,确实是一个封闭的山洞。这里明显有人生活过的痕迹,在山洞的角落里有十分简陋的石床与石桌,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真正充满了整个山洞的,是那些画在墙上的、地上的、床上桌上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

    宁无书目瞪口呆地将火把举高,抬头望去,只见就连山洞的顶上,都刻画着满满的图案,宁无书一边四下打量着这些图案,一边慢慢向前走去。这些图案是各式各样的小人,每一个小人身上都点出了各个方位的穴位以及经脉路线,可以想像,千年方楚方瑜便是在这样一个极其简陋的环境当中,通过不断在石壁上画出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小人,一步步推演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五湖四海心法,完成了一次破茧而出的涅槃,再次回到武林巅峰。

    而眼下,宁无书也要在这无数的图案中,寻找到突破四海之境的方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