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无奈的李渊-《鱼乐大唐》
            
            
            
                
    第(1/3)页
    到底是帝王,胸襟气度与思维异于常人。
    顷刻之间,李渊已经大概明白来龙去脉,作乱的是谁显而易见。
    这重要吗?
    又能怎么样呢?
    长子和四子已经死了,次子能成事,必定早有布置。
    尉迟恭披甲执锐见驾,说明宫禁已经不安全。
    此时如果一意孤行,问罪李世民,狗急跳墙之下会是什么结果?
    尉迟恭完全可能对自己动手,最终将弑君弑父的罪名推给已经死去的建成、元吉,李世民以平叛,匡扶社稷之名登基顺理成章。
    李渊惜命,所以他不敢冒险。
    除此之外,他是大唐的皇帝,他必须要为大唐的未来着想。
    长子、四子已经去了,其他诸子年岁还小,本事能耐也有限,自己百年之后能否坐稳江山,守住这份家业?
    他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眼下这份上,只有次子李世明能够接掌江山。
    不得不承认,老二才能出众,甚至远比长子建成更出色。
    李渊不是没有想过,奈何长幼有序的礼法制度,长子表现也算不错,故而只得作罢!
    但眼下这般情景,还有旁的选择吗?
    尽管内心无比悲痛、愤怒,他不得不撑着,艰难应对。
    询问宰相,不过是例行之举,找个台阶下而已。
    也不知是被惊到,还是内心纠结,裴寂竟一时无语。
    萧瑀则淡定道:“圣人起兵晋阳,反抗残暴前隋,太子与齐王一无谋略策应,二无赫赫战功,却嫉妒秦王劳苦功高,威望恩宠。
    二人竟然一起策划奸邪阴谋,意图谋逆,危害圣人与秦王殿下,本就罪无可恕。”
    萧瑀本就与秦王府过从甚密,此刻闻讯,摆明了是支持李世民。
    故而一脚将李建成与李元吉踩入泥中,变得一无是处,而且扣上一定嫉贤妒能,阴谋篡逆的大帽子。
    意料之中的反应,李渊只是默默听着,轻轻点头。
    陈叔达接茬道:“圣人,太子与齐王作乱,好在被秦王及时发现,声讨诛杀。
    秦王殿下本就功劳卓著,天下归心,为今之计,圣人不若以秦王为储,托付朝政社稷大事,当再无事端,国泰民安。”
    李渊微微侧目,萧瑀一向偏向秦王不是什么秘密,但素来公允持中的陈叔达竟也……
    他到底是老成谋国?
    还是见势不妙随风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