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老妇人-《鱼乐大唐》


    第(1/3)页

    身份不明,不留姓名。

    只有一句,摆平罗艺,引可汗饮马渭水。

    按理说不合常理,不靠谱,但颉利可汗却信了,至少心动了。

    作为一个有理想的首领,颉利可汗的抱负很远大,从来不只是在草原上称王称霸。

    若有机会,南下中原,夺取那花花世界,成就霸业,效仿昔日拓跋氏。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每次南征只是抢掠,顶多占领了一些边陲城池,而且会遭遇激烈抵抗和反击。

    尤其是李世民、李靖、罗艺这些将领,一直是突厥人的强大对手,屡次阻止了他们南征的脚步。

    现如今李靖在家赋闲,李世民忙着处理朝政,北边唯有一个罗艺。

    倘若罗艺当真被摆平,契丹人想要南下几乎是一马平川,无所阻难。

    毫无疑问,即便确定此人身份,颉利仍旧心动了。

    其实有些会后,协作做简单的基础便是共同利益。

    至于身份,又何必太较真呢?

    李唐初立,那些前隋宗室,那些反王们的子女,与李唐敌对的人多了去了,不想暴露身份者也大有人在。

    故而颉利没有继续逼问,反问请人将来人带去休息。

    与此同时,突厥的斥候已经出发了,前去打探各种消息。

    只有罗艺彻底让开南下之路,或者确认其余大唐朝廷闹翻时,他才会相信此人所言,才会有所动作。

    如果没有,或者谈知道别的什么消息,那人大概会被砍成肉渣,直接扔在草原上喂狼,即便此人是爱将执失思力介绍。

    至于会不会是唐王朝的苦肉计?会不会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

    理论上有可能,但颉利早就将其排除在外。

    刚刚发生玄武门之变,长安尚且一片纷乱,李世民哪有心思顾忌突厥?

    同样是突然登基,坐上可汗之人,同时都是一代君王,自问对这些问题还是颇有心得。

    却说大模大样,连名字都不愿意透露,拜会过颉利可汗之人离开了。

    被突厥人请入了一座营帐,过一段时间,也许会被奉为座上宾,也许会成为阶下囚。

    突厥兵卒没什么好脸色,但此人一点也不介意,一点也不担心,他很有把握,一路上甚至还笑容满面。

    可是在路上,当他看到一个妇人时,脸色顿时有些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