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军转民,民转军-《超品奇才》


    第(2/3)页

    军转民。可是将三分之二的军工企业都转型成民企了,但成功的有几家呢?十分之一都不到。他们根本不清楚,当初的军工技术,如果转化为民用,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于是就涌现出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市场上什么产品火,马上就会涌现出一片其他品牌的相同产品,然后就是大家都不赚钱了,一起赔钱!

    原本冰飞厂转型也不算太成功,虽然没赔钱。但也没赚到什么钱。但从前年开始,冰飞厂的利润直线上升,因为加湿器项目。后来更是采购了超高功率电炉,攻克了困住许久的难题,让直升机生产成本下降了不少。

    上面领导这才重新注意到冰飞厂,觉得侯海涛很有能力。但很快,侯海涛又给他们惊喜了,竟然弄到了不少的苏联飞机制造技术,尤其是发动机方面的,这对国家非常重要。

    可冰飞厂已经没有那么先进的实验室了。所以沈城方面一纸命令,将飞机的发动机技术拿走了,包括发动机的样机。

    但侯海涛随后又弄到了直升机的制造技术,这个可是冰飞厂专精的。上面也没有理由再次拿走了。

    而研发生产直升机,需要的资金太多,冰飞厂那点钱根本不够,只能跟上面打报告,希望上面拨款。

    其实侯海涛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冰飞厂再次转为军工企业。虽然冰飞厂此时的地位也比较特殊。但跟转型前还是没法比。

    以前别说是市里,省里也管不到冰飞厂,现在呢,为了一点地皮的事儿,市里都能插手了。最让侯海涛不满的是,他们冰飞厂现在需要上税,比例还不低,但市里只收税,根本不管冰飞厂的生产经营,一点扶持政策都没有,跟市属企业相比,冰飞厂就是一个后娘养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侯海涛借冯宇的手,弄到了米格系列的技术,这让上面对此无比重视。侯海涛想要冰飞厂重新变成军工企业,上面也在考虑。

    这次沈将军来,就是代表军方跟侯海涛谈谈,能否军民一起,半军事,半民用,向岛国和欧美的那些军工企业一样。

    当然,冰飞厂也就不再需要上税了,而且还能得到不少的优惠政策,而同时,侯海涛的享受少~将待遇也要变成真正的少~将。

    这点上面已经确定了,侯海涛要争取的,是军民不分家,即又要军方的名义跟政策,又要民用方面的扶持。

    他记得上次跟冯宇谈过,岛国的三菱、富士、尼康等,曾经都是军工企业,虽然名义上转为民用,但依然没有放弃军事方面的研究,还能用民用产品上赚到的钱,补贴到军事研究上面,一旦发生战争,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军工产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