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 登山观日出(3)-《驴在江湖》
第(3/3)页
但是为什么其他类似的平台都没做起来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市场是由需求建立起来的,没有需求,再好的创意也是白搭。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就算是需求是真实存在的,那平台创建初期的推广以及让目标客户群认可的难度也会非常大,互联网行业中真正成功的公司通常都不是最新提出某种理念的那一批,而是切入时机比较好的那一批。
抓住时机的关键点在于有核心竞争力,而且该优势很难被复制和超越。驴在江湖这样一个小型创业公司要开发全国市场,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既然不可能是资金,也不可能是知名度,那就只有靠技术了!而小公司的所谓核心技术在BAT这样的商业巨头面前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不管怎样,从创业角度看,上述两个问题都是怎样也绕不开的,我很难想象你们会有怎样的办法来解决它们!所以这就是我不太看好平台发展的原因。”
姜潮的话看似非常有道理,也没有刻意去诋毁什么。但问题是,这些都是些正确无比的废话!翻译起来其实用两句就能概况起来:
第一,以前没有人做过或没被做成功过的事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值得开发的价值。
第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行,动手晚了也不行,就算时机刚刚好,没有核心竞争力还不行。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展开讨论的话,估计一场辩论会是免不了的,而结果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场创业是完美的!事业本来就是在不断的验错过程中曲折前进,项目的开发价值,操作难度,动手时机,竞争力掌控这些因素都是有相对性的。
用绝对的逻辑去辩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也要看对象是谁!
如果姜潮是社交软件的行业大牛,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几个关键点铺陈开,大家就能很快理解彼此,但他上来就宣告自己对平台了解有限,对技术了解有限,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应该对社交软件也是了解有限的。
这么多的限制下,辩论的意义在哪里?作为一个资深经理人,闫海燕非常清楚这种沟通,除了会影响己方同事士气外,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所以不待君陌开口,就抢先答道:
“人的社交需求是一种本能,活动和聚会这些事情本身并不是‘驴在江湖’的发明创造,我们只是将其做了一些完善,以便于人们更简洁顺利的操作执行罢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驴在江湖’当然不是这类商业项目的首创平台,但是别人没做好,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其他因素都有可能是其诱因,除非你给我一个特定的例子,否则这个观点根本就没有辩论的意义。
另外,对与‘驴在江湖’来讲,我们只需关注怎样能将其做好就可以了,‘抱抱团活动’‘纸飞机计划’已经让平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现在的同名小说乃至后续要拍的网剧也都是我们打造平台品牌的重要手段。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行业都是一群一模一样的人在做差不多的东西。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独特的有差异化的公司,所以在创业初期,我们就不断的尝试那些看上去比较复杂,但是却能良好保持持续性的活动和项目。
很多公司都会说:等我们有钱了,也会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驴在江湖’却从一开始就在做那些别人所谓的不一样的事!
所以如果非要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那我会告诉你是‘创新’!
而‘抱抱团活动’‘纸飞机计划’‘驴在江湖’小说以及网剧拍摄……这些都是驴在江湖‘创新’的具体体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