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 赵天伦最后四个字给赵云的冲击之大超出了赵天伦的想象—— 赵云那似乎永远挺直的腰杆竟然掬偻起来,赵云那永远高昂的头颅慢慢低了下来,赵云那永远坚定的目光开始彷徨起来: “助纣为虐,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错没错,”赵天伦指着长坂坡上面色惶恐的新野难民,指着低声缀泣的幼儿孩童,“子龙你自己看吧,如果造成这样恶果的人还是你心目中的明主的话,那你就是助纣为虐!” 赵云举目四望,脸色灰败,长坂坡上这逃难的一幕他曾经在匈奴入寇的边疆多次目睹,但造成这一次百姓苦难的恶行中却有他一份—— 因为他没有坚决反对。 持正而行的赵云发现原来自己也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正直、果敢,原来他也会向现实低头,哪怕他明知低头的结果是什么。 自己的心,还不够坚定! 自己的魄,还不够坚强! 委曲求全,自己也未能一展所长。因为所托非人! 赵云知道,自己在刘备军中得不到信任是因为他未能事君以忠,刘备担心他会像对待袁绍、公孙瓒那样抽身离开。 虽然刘备待他以亲,却从未委以重任,根子就在这里。 既然如此。不如归去。 前途无路,愚公移山。 为什么非要寻找明主呢? 愚公能移山,精卫敢填海,难道我就不能保护边疆的百姓? 赵云突然间心情豁朗起来,如同透过浓重的乌云的那缕阳光,驱散了黑暗、逐走了阴霾、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尼玛。这不科学啊! 赵天伦傻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赵云弥漫而出的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的紫色杀意竟然瞬息之间变成了银白色,而且让赵天伦难以接受的是这沉重的压迫感怎么就被一种鼓舞、激励、信任所取代? 更让赵天伦难以接受的是,原本弥漫了三百米方圆的赵云的杀意区域竟然无休止地向外扩充、扩张,最终达到了千米方圆! 缓缓抬头,赵天伦看到了赵云阳光灿烂的笑脸。看到了赵云如水晶般通透的坚定眼神,看到了赵云如同一座巍峨的给人无穷信心的大山的身影—— 尼玛,赵云竟然突破了! 赵天伦终于明白了,赵云这丫的竟然从炼神返虚境界大成突破到了炼虚合道境界! 这特么的还有天理吗? 哥区区几句话就能导致他实力的飙升、境界的突破,那哥还怎么活啊? 迷茫的赵云有被忽悠的可能,可心念坚定的赵云,谁他么的能忽悠啊? “阁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云感激不尽;”赵云将长枪挂在马鞍旁的得胜钩上,双手抱拳,“若无阁下点醒。云将浑噩终生。” 云哥,你咋忘了,若没有我,你将永远没有成为炼虚合道境界的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