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灵感洪流-《韩娱里随想》


    第(2/3)页

    以往在舞台上,演唱的只是自己创作的歌曲,陈述还并没有多少感触,至多也就是对自己创作歌曲的主题思想更深化、更明朗罢了。

    可是这次演唱的是龙挽冬创作的歌曲,一切就不太一样了。

    不同创作者创作的歌曲,编排风格和主题表达的方式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述习惯于将歌曲混搭编排,让自己在内的三位演唱者负责最合适的音域,最激扬动人的部分在于三种截然不同的声线相交融的那一刻,相互取长补短的声线模式带来的是最圆润如意的感官享受。

    陈述创作的歌,重在交织相错的分段合唱。

    换而言之,陈述拿手的部分,在于合理利用演唱者的声线,然后根据此创作出搭配相得益彰的歌曲。这也是为什么SDS的歌,很难模仿,也很难唱出其中韵味的原因。

    可是龙挽冬不同,先天接触音乐的方式不同,深受歌曲舞台效果熏陶的他懂的如何更好发挥每一位歌手的声线特色,将其特点放大,缺点则用另一合唱者的不同发声效果,或者直接用伴奏的盖过。

    龙挽冬创作的歌,亮点则在于不同声线的快速拼接接唱,以及伴唱和伴奏对缺点的掩盖。

    不同的创作方式,使得他们在伴奏的乐器选择上也截然不同。

    陈述喜爱音色悠扬的乐器,因为这样能将和声部分的圆润感觉更突显出来。

    龙挽冬则更偏爱重节奏的鼓点,因为那能突出节奏感,并且以此为信号更容易的完成拼接。

    以往练习的时候,陈述尽管也曾往这些方面想过,可是因为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练习身上,再加上本就琐事缠身,自然的也就悟不到这个地步。

    可是一旦置身于舞台,心无旁骛的去领会这首歌曲所涵盖的种种内容,再和自己的理念和风格相对比,灵感也就顺其自然的迸发了。

    再和目前陈述的瓶颈一对比,一切似乎就有迎刃而解的趋势。

    本土流行元素和传统R&B的风格融汇。

    韩国本土流行趋势为舞曲,又快又重的节奏加上混合的电音,自然而然的发出让人想跟着舞动的氛围。

    这原本与传统R&B的理念是相驳的,R&B为了凸显每个歌手的音色,自然也就不会用到大量的混音,节奏相比也要舒缓一些。对于旋律的掌控则更细腻一些。

    在表演了龙挽冬的这首《走过》之后,陈述最大的启发,就是能够将重节奏和混音以穿插的方式融入正统R&B当中,形成一种变相的重节奏R&B风格。这是不同于以往陈述所学的那种重节奏R&B风格的,作为糅合了陈述自己的理念的东西,会更适应于整个韩国的风格需求,相对于原本的正统R&B,要易于被接受得多。

    这说来简单,可是如果没有了解到龙挽冬的那种拼接穿插节奏理念的话,恐怕陈述还要在这方面耗费好一阵心力。

    在音乐方面有着他人难以企及天赋的陈述,有时候所缺乏的,仅仅只是那么些灵感的火花。其余的,自然是一点就透。

    虽然从呆在工作室,翻找过往自己创作的曲目,再将龙挽冬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几首样本曲好一番对比,到开辟出一条新的理念,陈述并没有创作出一首歌曲。

    可是他的思维方式,他的音乐风格,已经产生了质的改变,绝不仅仅是一首歌就能体现的。

    ……

    S.M公司顶层单间办公司,李秀满倚靠在自己的高背老板椅上,对着旁边恭敬站在身旁的身影道:“敏英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