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望着李宏图良久,阿伟叹了口气。 他不再坚持,转而对着李宏图说起了另一个话题。 “你们探索小队的搜救任务,大概再过最多五天就会结束。” “华国已经公布了新的《战时管制与休养生息》法令,接下来我们永昼的人还需要继续配合他们。” 阿伟如此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番言论让思绪飘远的李宏图立马回过神来。 他望着阿伟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知道。 探索小队的搜救任务迟早会结束。 毕竟这么多天过去。 大多数幸存者应该都已经救了出来。 那些还没救到的人,差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去救了。 灾后重建以人为本的搜救任务。 即将到此结束。 接下来,便是重建工作的一系列其他方面任务。 “那个《战时管制与休养生息》法令,具体说了些什么?” 李宏图好奇地询问起来。 这关乎到他接下来的任务。 听名字的话,这是一份灾后重建的指导文件。 相比较前几天下达的《以各大幸存者基地为核心,关于开展灾后文明重建工作的指示文件》的一期、二期。 这份文件肯定更加完善。 毕竟之前的《以各大幸存者基地为核心,关于开展灾后文明重建工作的指示文件》,主要想说的其实特别简陋,只有一个原则:以人为本。 他们探索小队这些天的搜救任务。 正是遵循这个原则。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这是千百年来都不变的至理。 “具体起来还挺多的。” “大概就是实行粮食定量配给与按劳分配结合的制度、处理失去亲人的孤儿、开辟大片种粮区域、水电网恢复、特殊人才征用、废弃城区回收资源、以幸存者基地划分新的人类聚集城市、交通出行限制……” “你想做什么?” 阿伟随口说了几个《战时管制与休养生息》法令中的政策。 这些都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内容。 每一条都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粮食定量配给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制度。 这制度首先是考虑到了全球粮食紧缺的问题。 粮食生产业在灾难中是停滞的,是需要重启的。 储存的粮食虽然多,人也变少了。 但是依旧属于比较紧缺的情况,不能随意的去浪费。 在粮食生产业恢复之前,保持节省的习惯是有必要的。 定量配给就是为了这个。 至于结合按劳分配制度,则是为了让幸存者们不要无所事事,减少他们闹事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凭此加速灾后重建工作的速度。 “处理失去亲人的孤儿……” “是什么意思?” 李宏图挑了挑眉。 神色略微有些疑惑。 阿伟所说的众多内容里,这一条算是比较含糊的。 “灾难,促使了太多失去亲人且没有自主生存能力的孤儿诞生。” “对于这一部分人,全球统一战线的各个主导国家,在永昼的支持与监督之下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重组家庭或者创办收养机构。” “你要参与其中么?” 阿伟对着李宏图解释并询问道。 那些被认定为没有或者说缺乏自主生存能力,且没有亲人带着其生存的孩子。 都会被这个计划的负责部门进行统计与处理。 处理办法一:重组家庭。 也就是让经过审核允许收养孩子的大人,收养一部分孩子。 会选择这么做的大人,有许多都是那个孩子父母的友人,或者说是自身在灾难中失去了孩子需要寄托。 负责部门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对大人进行审核。 处理办法二:创建收养机构。 这是永昼支持与监督之下的,在全球范围内由全球统一战线负责创建的特殊收养机构。 其存在的意义。 就是收养那些孩子,直到他们有自主生存能力为止。 如果李宏图想参与这件事的话。 阿伟可以推荐其到东边大一些的幸存者基地中,那里有资格设立并已经开始创建收养机构。 李宏图可以去那里进行协助工作。 或者阿伟也可以推荐其加入整个华国东部这一块,负责审核重组家庭大人们资格的小组中去。 具体怎么办。 还要看李宏图的意愿。 阿伟作为临江市这一块的永昼负责人,还是有一点话语权的。 “过段时间再说吧。” 李宏图沉吟片刻后说道。 接下来该去哪里继续闷头忙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