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有德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很快他就把厂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郑振东听后,不免唏嘘不已。 好端端一个厂子,可不能再让他们祸害下去了,不然这可不得了。 机床厂跟红星轧钢厂不一样,它不是公私合营模式,它是直接接受下来的企业。 当初,厂里不但有书记、厂长这些领导干部,还有武官会。 厂子刚扩建的时候,厂里的领导班子就凑齐了。 当时厂里说了算的是武官会,什么厂长、书记都要靠边站。 后来武官会撤销后,书记、厂长这才掌握实权。 不过武官会的撤销,也给后面的权力争斗埋下了伏笔。 一开始还好,厂子规模小,为了厂子能快速发展,大家尚能齐心协力。 可随着厂子越建越大,领导享受的待遇和权力带来的迷醉感逐渐提高,很多人生怕失去这些,自然拉帮结派的搞事情。 因为何明书是一把手,天然站着大义名分,上面还有领导支持他的工作,手底下自然聚拢了一帮人,如此他就在厂里一家独大起来,凡事都要经过他批准才行。 后来53年的时候,上级又调来了杨立新当厂长,这两人初时还能通力合作,厂子经营的蒸蒸日上。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杨立新经过两年的发展,手下也聚拢了一帮手下,他可能是觉得时机一到,便跟何明书掰了掰腕子,旗帜鲜明的搞起了对抗。 何明书毕竟是一把手,手里牢牢抓着人事与财政两项大权,生产上还有一帮车间主任支持。 所以结果很明显,杨立新在这场争斗中,逐渐落了下风,要不是因为他是上面派来的,还是厂里的厂长的话,现在他早就靠边站了。 就是这样,他也没落到什么好处,本来厂里的生产计划安排基本上都是他说了算,可现在这些权力也被侵蚀了不少,只能管理些不太重要的车间。 了解了厂里的状况后,郑振东精神一振,赶忙又开口问道:“徐老哥,这么看来,何书记手下人不少啊,你能跟我说说都有谁吗?” 见郑振东问这个问题,徐有德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知道。 最终他摇了摇头,实话实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上面这么多领导,我连他们的人都认不全乎,到底谁跟何书记是一伙的,我可不敢胡乱开口。” 郑振东虽然有些失望,可倒是也知道这事怨不得徐有德,是自己有点贪心不足蛇吞象了。 两人又随口聊了几句,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了,便各自散了。 尽管事情还不太明朗,可郑振东的心情却好了不少,厂里不是铁板一块,这就好操作了。 虽然杨立新斗不过何明书,可现在因为工作组的介入,一切都不好说了。 只要今后再遇到难题话,完全可以借力打力,工作组加上杨立新这一派势力,相信何明书也会头疼。 当然郑振东问这么多,只不过防患未然罢了,省得厂里的这些人再找麻烦的时候,没有应对之策。 既然两位领导已经定好了策略,只要厂里不设置障碍,郑振东也不会没事找事,把安装工作做好后,赶紧交付使用不好吗? 不过,要是厂里再找别扭的话,工作组这边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就这样,随着不断的思索,郑振东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嗐,郑振东,你出来一下,我找你有点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