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砸碎自己墓碑-《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3/3)页

    大人们是终于能闲了下来了,可是村里小朋友们却遭了殃。

    他们再不能像往年那样睡到太阳晒屁股,而是需要三更起,五更便冒着寒冷的天气,朝土地庙方向走去。

    却道为何?

    原来是那章邯家修建完成后,他并没有让李瓦匠他们就地解散,而是重新聘请他们为章家翻修祠堂,为村里修建私塾,为章邯父母翻修墓地等事。

    接了章邯一连串的工程,直让李瓦匠走路带风。他这段时间不仅从章邯这里挣到了丰厚的佣金,且手下还组织起一支像模像样的建筑队。

    在任何年月,一向都是人多活少,村里就更加严重。

    手里握着章邯许多订单的李瓦匠,忽然就成了附近几个村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村里私塾是盖的一间六十平米的瓦房,地点就修筑在村中土地庙侧方一百米处。瓦房南边围着一圈栅栏,东西分别是耳房和伙房,供请来的李先生居住。

    再穷不能穷教育,作为章邯惠及乡里的重点项目,章邯自然十分关注。

    不仅每月给学堂李先生开二两银子的高薪,而且还规定,除了入学需要象征性交给先生一份束脩礼外,前三年所有学费免除。直到第四年开始,每年学习最优秀的三人依旧免除,最长能持续十年。

    这比起镇上的私塾简直可以说跟白捡的一样,大多数村民也都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这是千百年中原文化普及形成的共识,只是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有了,自然报名踊跃。

    当然,很多村民除了希望自己孩子能读两年书识字外,还有一个不为外人道的小心思。那就是期望自家孩子能被章邯看中,从此鲤鱼跃龙门。

    事情的起因还是章四他们引起的,当偶然好事的村民,不经意询问章四怎么会被章邯收为义子时,章四也没想这么多,便一五一十着实说了。

    一传十十传百。

    这可引起轩然大波,大家没想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只是跟着章邯混了几年,认了个义父,居然短短两三年成为数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独当一面?

    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真切发生在自家眼前,怎么能不让这群三合村村民眼红心热?

    若说是刚开始,大家还只当章邯在外界发了横财衣锦还乡。

    可随着了解的事情越多,知道那前几年参军的邯哥儿,如今是帝国顶尖的贵族,手里金山银海,大军如云之后,哪个人还淡定得下来?

    在他们眼中,章邯已经不仅仅只是衣锦还乡的后生晚辈,而是成了一条粗了不能再粗,他们这个三合村,几百年都没有用出现过的鼎鼎大人物。

    是那种拔根汗毛都比他们大腿粗,巴结便能立刻翻身,飞黄腾达的人物。

    故事情私下传播开后,接下来几日,不仅是村里适龄儿童入学堂成了三合村的一种风潮,章邯家也是成了乡亲们串门的首选之地。

    每天都有一群老娘们来寻找章邯的妻子也立可敦唠嗑,而更稀罕的是,章邯的妻妾们居然对此也颇有兴致。

    一个个跟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一般,每日与这些村妇聊家长里短。

    短短半个月时间,她们走在村里时,已经能悉数叫出村中妇女的名字。

    章邯在家中呆了几日,便被女人们叽叽喳喳烦得不行,只好一头扎进军营中操练起麾下的部队来。

    与此同时,黄花山张二麻子这股章邯暂时遗忘的贼人,也不再安分。

    眼见马上就要入冬,这些贼寇看着日益减少的口粮也是挠头发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