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这种船他们这一路也就见了这一艘,其他的大部分都和他们脚下船的块头差不多,大也没大多少,小也没得小多少。 张载行他们最感兴趣的,无疑还是宋船制造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航海设备使用。 就比如这一次他们从马六甲跨过大洋到金边港。 就见到船长升起前后两层风帆,加大船只的推力,并且船长等人航行水平很高,运用仪器,昼观日、夜观星、隐晦则观指南罗盘辨别方向。不管是何种天气状况,总能顺着海图【罗经针薄】所指的方向,大略不差形式航进。 让他们这些来自大明的官员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和对方各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同时,也对皇帝陛下派他们出使宋国的先见之明,更加钦佩几分。 走了出去,方不再是井底之蛙,见识越大,越能感受自身的狭隘和渺小,这个道理自古通用。 等船队修整完毕,再次从金边港出发时,时间已然悄悄到了八月份,算是正式入了秋。 不过,在海上航行,被紫外线暴晒,张载行他们依旧大部分时间窝在船舱之内,以躲避酷热的紫外线照射。 又用了整整十天时间,船队先后经过占城,交趾,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终于,于八月十三日船队终于驶入了大宋第二大的南方海港-广州港。 在此地,张载行等使团成员,再一次被深深震撼到了。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盛景。面前,络绎不绝各色海船从这里出发,在这里聚集,密密麻麻,如过江之鲫。 使团成员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码头熙熙攘攘,小的如同蚂蚁上的人群,不时和身边同伴嘀咕几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知何时,贾十四却是走到了使团成员身边,笑着说道;“广州港虽然也算繁华,但比起我大宋第一大港泉州,还是稍逊一筹。等待了目的地,大人们方能体会什么叫做;水天相接无疑路,碧蓝舟帆奋自由。” 近两个月的相处,张载行使团一行,已经和这个贾十四的管家混得相当熟了。故,听到他说那泉州竟然比眼前的广州港还要繁华,无不心生浓浓期待。 张载行扭头微笑回道;“此番使宋,所见所闻无不让人大开眼界,贾管家一路上的照顾也让我等使团大为感激。待回国后,张某定当如实禀报我家陛下,定然会给予贾管家更加丰厚的报酬。” 贾十四闻言眼睛就是一亮,现在他可知道,眼前这人在大明可是当朝相公那般的大官。且听他的意思,还要禀报大明皇帝,让皇帝对他赏赐?这如何能让人不兴奋? 要知道,这大明皇帝可不是什么小国皇帝,而是能和大宋赵管家比肩的存在。从他指头缝里露出一点,就足够他贾十四烧高香三辈子所得啦。 于是他赶忙上前作揖拜谢,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