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完,不等上首赵昀反应,韩大壮正了正脸色,继续说道;“这火炮乃是我家陛下西征途中下令建造了,到了今日,至少用了十年时间才堪堪研制成功。其中的耗费,艰难,人力物力都是一笔海量的数字。” “且我大明目前火炮产量也才几十门,出使前陛下向大宋送火炮的行为让群臣一致反对,我陛下也是抗住重重压力,陈述利害,才全的群臣同时向大宋送出这十门珍贵的火炮。就是希望能以国之重器,阐明我大明希望合作的态度,给贵国展示我大明的诚意。” 欲扬先抑,韩大壮先是叽哩哗啦一顿吹嘘火炮建造的难度,和大明的友好诚意,接着才回答赵昀的问题。 “由于火炮每门重千斤,陆路崎岖,运输不便,我等从泉州上京之时,便把十门总重万斤的火炮交给泉州知州衙门,他们派海船运输,想必也就快到了。 且,陛下若是想看火炮齐射的威力,最好还是先让我使团携带的成熟炮手为陛下展示。因火炮威力巨大,若是稍微操作不当,怕是会有炸膛的危险,伤人伤己,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赵昀了然,回头询问身侧的大宦官;“大炮此时运到了何处?” 大宦官忙答;‘却叫陛下知道,韩伯爷所言不错,上午礼部就派人来报,说大炮已然上岸,三日便可运到临安附近。’ 赵昀眉头一皱,面带不悦,出言呵斥;“即是上午已然接到消息,为何不及时通报?” 大宦官慌忙跪地;“官家,奴婢也是约莫着还没进京,想着几天后给官家一个惊喜。却是奴婢擅作主张,请官家责罚.....!” 赵昀撇了地上的大宦官一眼,有外人在,他只是故意发作,以后也只轻轻揭过,道了句; “起来吧,下不为例。” 便转开视线。 这次赵昀又问了很多问题。 如;大明的地理,人口,风俗,周边的国家什么的。当得知韩大壮跟着蒙古人打到欧罗巴后,更是大感兴趣,不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一说,整整三个时辰过去了,天色已然变得黑漆漆一片。 赵昀看了看两侧燃了半截的蜡烛,这才悻悻止住话头。 吩咐大宦官去御膳房为大明使团准备好酒好菜,这才让人带着使团成员出去。 不提赵昀晚间如何兴奋,回到寝宫如何与自己枕边人分享今日的所见所闻。反正大使团在偏殿用完膳,再次出了宫门后,大家都有些疲惫不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