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6时称治平,子谋吐蕃-《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2/3)页

    且在1230年,窝阔台还顶住了内部各派系蒙古贵族的压力,保留采用了中国更加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从中征收一定税负,为蒙古帝国开辟出一条稳定的财源,改善之前完全以打劫、放牧为主获取财富的方式。

    同时,在军事上,窝阔台开始有意识减少杀戮,注意维持人口。

    例如;1233年,蒙古大军苦战攻克金朝首都开封后,窝阔台第一时间便下令禁止屠城。

    之后,从1235年开始,更是大规模建造都城和林,使其真正成为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商贸日趋繁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经过窝阔台的努力,蒙古帝国逐渐从父亲时期蛮荒开辟,变得内部稳定,整体收入大幅增加,国力也日趋强盛起来。

    这才使得逐渐底蕴深厚的帝国,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统一战争之中。

    他在位期间,先是消灭了蒙古多年的宿敌和仇人金朝,又攻入朝鲜半岛,把半岛纳入版图,北伐东北诸部,扫灭东北方的威胁。接着,分兵两路,开启西征和南侵。

    西征自不必多说,不仅打下大片土地,还让蒙古人彻底成为欧洲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单说南征,也是连战连捷。

    在西线攻占了川北大部,在中线更是拿下了重镇襄阳,若不是其死的突然,蒙军不得不撤军北返,怕是真会上演一出南宋版的“靖康之耻。”

    后世元史对窝阔台的死,记录得较为详细;

    ”十一月丁亥,大猎、庚寅。还至吪铁䵻胡兰山。奥都喇合蛮进酒,帝欢饮,极夜乃罢。辛某迟明,帝崩于行殿。

    在位十三年,寿五十有六,葬起辇谷。追谥英文皇帝,庙号太宗。”

    且《元史》对窝阔台的总结偏高,其《太宗本纪》总结道;“帝有宽宏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撃粮,时称治平。”

    云以为;元史之中虽有对其吹捧之嫌,然其功过大体中肯。作为蒙古帝国第二任皇帝,在各个方面,窝阔台不管是文治武功,做得都不差。称一句‘时称治平’也不算过。

    且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点。

    在窝阔台在位最后这几年时间内,在高耸的世界屋脊之上,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这个大事件的幕后推手,乃是窝阔台汗的二子

    -孛儿只斤-阔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