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新妇出阁,临行前要给父母奉茶、叩首,以此谢过父母养育之恩。 只可惜姜父姜母早早故去,多有遗憾。 不过有姜婶在,也是一样。 “婶娘多保重。” 饮完茶水,姜婉双目微红,依依不舍。 姜婶更是抓着她的手,泪眼婆娑。 “乖囡,以后婶娘不在身边,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那模样不知道的,姜婉即将要远嫁万里一般。 可实际上,韩绍那座新府距离姜府说是抬脚即到有些夸张,但左右真的不远。 姜婉保证。 “婶娘放心,我会常常回来看你的。” 说着,不着痕迹地用力从姜婶手中抽回手。 觉察到姜婉动作的姜婶,有些被气笑了,随后也顾不得这嫁女的伤感,颇为无奈道。 “罢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去吧,去吧。” 嘴上这般说着,终究是心疼不舍她的乖囡,忍不住再三告诫道。 “出了这个门,千万别回头,不吉利。” 女子出嫁,从夫家而终。 再回娘家,便是来客。 所以不能回头了。 而这一次,姜婉倒是很听婶娘的话,她果真没有半点回头的意思。 “这没良心的——” 姜婶嘴上骂着不着调的话,又哭又笑,脸上的妆也花了。 等到一对新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才失神呢喃着。 “我的乖囡——” …… 新妇乘辇,出了姜府,一路吹吹打打。 期间,又去了李文静的镇辽长史府一趟。 难得换了一身喜庆袍服的李文静早早端坐在正堂之上,等到一对新人口称‘岳父、父亲’奉上茶水。 这位儒家七十二贤之一的八境天人,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已然消失不见。 曾经惯有的皮笑肉不笑,更是化作了前所未有的爽朗大笑。 “好!好女儿!好贤婿!” 随后又絮絮叨叨说了一些勉励、告诫的话语,便放任一对新人离去。 这除了有他对韩绍今日‘任务’繁重的体谅,也有见好就收的意思。 毕竟公孙度那边还等着呢。 他这个假岳父总不能太过得寸进尺,来日方长、见好就收才是王道。 …… 去往韩绍府邸的路上。 阖城百姓嘴上说着喜庆祝贺之语,一个个伸长脑袋望向载着新妇的车辇,意图借由珠帘摇曳间,一窥这位国公夫人的仙姿玉荣。 这多少有些僭越的举动,引得萧裕一阵蹙眉,正要有所动作却被韩绍阻止。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要是看上一眼都是亵渎,实在太过荒谬。 等到到了府前,辇车停下。 韩绍歉意一笑,尚未开口,端坐在车辇中的姜婉便已经善解人意地示意道。 “去吧,等阿姊到了,我们再一起过门。” 尽管是一早就商议好的事情,可面对姜婉的体贴,韩绍还是生出几分愧疚与感动。 不过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慢慢弥补,也不急于一时。 “既如此,婉娘稍待,我去去就来。” 只是嘴上说着去去就来,又怎么真的快得了。 这边进了将军府,给公孙度夫妇敬了一杯茶。 公孙夫人虽然依旧热情洋溢,却很是絮絮叨叨拉着韩绍‘交代’了一通。 很显然,这是在向韩绍先去姜府表达不满。 韩绍无奈却只能硬着头皮受着。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从进门开始就脸色不大好的公孙度,却是忽然出声打断。 “行了,磨磨唧唧的,别耽误了孩子们的吉时。” 什么叫刀子嘴,豆腐心。 韩绍这老岳父就是。 而且他这一句‘磨磨唧唧’,回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可想而知。 韩绍心疼了自己这老岳父一瞬。 但也只有一瞬罢了。 毕竟这个时候能把媳妇儿拐进家门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至于老岳父的死活,还是暂且先放到一边吧。 又是一番狼狈出逃,韩绍终于来到了公孙辛夷的闺阁之外。 与姜婉那边人群蜂拥的热闹场面相反,她这里却是显得格外冷清。 看起来只有小猫两三只的样子。 韩绍心中一喜,正庆幸自己能尽早过关。 却见一个小妮子一脸傲气地瞥着他,说道。 “就你叫韩绍?”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