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平安。 听到这个名字,李靖莫名舒了一口气,走向韩绍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一番挑不出任何毛病的见礼过后,又陪着韩绍与小家伙逗趣了一阵。 看着自家主上面上露出的那副前所未有的温和神色,李靖眼神闪烁不定。 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而这时,韩绍已经将怀中的小家伙交给宫中女侍,招呼着他入座。 “孤的家事而已,你不用在意,也不用考虑太多。” 到底是一起历经过生死的,和旁人不同,韩绍跟李靖说话相对要直白、坦诚许多。 李靖闻言,面上闪过一抹惭愧。 刚刚那一瞬,他确实想到了许多东西,现在看来倒是他杞人忧天了。 “少君模样生得真好,比我家那小子强多了。” 干巴巴地来了这么一句,引得韩绍一阵莞尔。 “神通那小子不错,孤很喜欢,你就别得了便宜卖乖了。” 不过说到李靖家的那小子,韩绍倒是又想起一件事。 “对了,平安还小就算了,奉先那孩子性子太过沉闷,回头你让神通不妨带着戏耍戏耍,也让孤省省心。” 与乌丸部的一整场战事过后,韩绍兑现了战前的承诺。 所有阵殁将士的子嗣,皆由他供养至成年。 愿意从文的,可去新建的墨家书院就读。 愿意承袭父祖遗志的,则统统被纳入羽林郎卫的名录。 但在真正成军之前,他们还需要在武备学堂里待上几年,学问断句,研习战阵之术。 前者就不用说了。 后者则可以说,韩绍完全是将这些羽林孤儿当成未来的将官来培养。 期望他们有朝一日,真能‘为君羽翼,如林之盛’! 只是这样一来,不少将领就不干了。 有人甚至当着韩绍的面嘀咕起酸话。 “早知道能给儿孙谋此前程,末将当时也当将这副腐朽之躯丢在战阵才是!” 别觉得武人性子直,就以为他们傻。 事实上但凡只要能坐到一曲军候之位的,全都鬼精鬼精的。 单单是那个武备学堂一出,他们就已经嗅到了味,并且瞬间明悟过来到底这意味着什么。 而人活一世,谁不想给儿孙后代谋好前程?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之常情,韩绍也实在不好说什么。 只能在‘百般无奈’之下,渐渐放开了羽林郎卫的限制,不再局限于阵殁将士的子嗣。 而也正是得益于此,李靖家的那小子李神通才得以进入其中,并且凭借着出众的天资得授羽林校尉一职。 官职不官职还是其次,这孩子王的名头却名副其实了。 此刻听得韩绍这话,李靖哂然一笑,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能与公子奉先一起,也是神通那小子的荣幸,当是求之不得。” 公子,诸侯之子。 若是乳名平安的韩坤这个正牌公子、少君,李靖或许还会犹豫一瞬,不想自家那小子过早的一脚踏进某些难以自保的是是非非当中。 但对于韩奉先这个假公子,他却是没有这个顾虑。 反倒是因此暗自松了一口气。 和其他人不同,荣宠太重反而是他李靖最担心的问题。 他是军中第一人,现在他儿子又在下一代中崭露头角,隐隐有成为下一代魁首的迹象。 这是福,可长远的角度来讲,这也是祸。 说到底他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恪守本分、如履薄冰,又如何能左右下一辈的行事风格? 可偏偏他又不忍心阻拦自家那小子的前程。 毕竟他家那小子的天分确实出众,比他这个做老子的实在是强了太多。 而现在他倒是可以放下心来了,公子奉先固然只是君上假子,可他终究是姓韩。 再加上这位公子能被大禅寺阿罗汉看重,断不可能是泛泛之辈。 有他在,就算羽林郎卫的那帮小子自己不懂事,硬要往自家那小子跟前凑。 他们家中那些老东西也会教他们如何做事、做人的。 而李靖这片刻间的神色变化,自然逃不开韩绍的视线,有些哭笑不得地瞪了他一眼,韩绍没好气地埋怨道。 “你啊,就是心思太重!” 嘴上这般说,可这难道不是他如此看重、信赖李靖的根源之一? 李靖是有大智慧的。 这是保证他们这一对君臣能够长长久久的最大前提。 正如此此刻面对韩绍的埋怨,李靖并未惶恐,只是露出一如既然地恭谨笑容。 “过去靖只是一小小军候,部下不过一曲五百骑。” “那时候只需要敢打敢冲就够了,可现在却是不行了——” “得君上信重,重担在身,多思多想一些,总归能少些差错。” 韩绍闻言,指着他李靖呵呵一笑。 “好嘛,听你这话倒显得是孤的过错了。” 李靖连道不敢。 “靖只恐辜负君上简拔之恩,枉费了这一番天赐的君臣缘分!” 瞧瞧! 以后谁再说他李靖古板木讷,韩绍定要上去大耳刮子呼他两下。 这嘴皮子的利索,可不比齐朔那个碎嘴子强上数倍不止? 韩绍哈哈一笑。 就这样简单将这个话题揭过之后,两人终于说起了正事。 “你此来是想跟孤问个明白,让你南下的缘由?” 李靖闻言,赶忙将自己的想法道出。 第(1/3)页